拉花是什么?
是这种用奶泡在咖啡类饮品上‘拉’出来的图案
拉花的表演形式
拉花的表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行进中表演,叫做“过街”。这种表演多走简单的队
形,如“一字长蛇”、“二龙并进”、“龙摆尾”和“单对花”等,以整齐一致为标准。另一种是在广场或街头、院落表演,叫做“打场子”,是拉花的主要表演形式,可以充分发挥表演者的技能。“打场”时,有武社火的村,由三节棍打场。否则就由拉花舞队以“过街”形式绕场一周自行打场。然后整个舞队做变换队形的表演。这时多走“四老观花”、“莲花吐艳”、“葫芦阵”等较为复杂的队形。之后由“伞”①与“包”⑦,“板”④与“霸”④和“瓶”⑤,分别做双人表演。此时,虽然配以歌唱,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但舞蹈动作与集体表演大致相同。因而,还达不到“出子”⑥的高度。
传统的拉花都是由三男三女表演。六个角色为一队。老艺人说是取“六合同春”之意。男的第一人扮为老翁,左手擎伞,右手执扇,以道具命名,叫做“公伞”。女角第一人扮为彩婆,身背“包袱”,右手执扇,叫做“背包”,与“公伞”为一对。男角第二人扮青年男子,双手各握两块竹板,叫做“太平板”或“四块瓦”。女角第二人扮为青年女子,左手执霸王鞭,右手执手绢,叫做“霸王鞭”,与青年男子为一对。男、女角色的第三人,扮成少男、少女为一对,皆左肩扛花瓶,右手执扇,女孩左手小指上加挂手绢,均称作“挑瓶”。
也有以“货郎”代替“公伞”的(其他角色不变),左手擎弯弓形货郎架,上挂各色绒线,右手执货郎鼓。这种以“货郎”与“背包”为主角的舞队,简称“卖绒线”,多演唱一些爱情歌曲。
此外,还有用一“霸王鞭”,一“太平鼓”取代二“挑瓶”的。或由一“铜钹”,一“八角鼓”,一丑,一小生,四个“四块瓦”,四个“霸王鞭”共十二人成一舞队的。然此种形式舞蹈动作简单,群众多不承认它是拉花。
旧时,拉花的脸谱曾和某些古老的舞种(如“高跷”)一样,男性脸上画“五毒”(蛇、蝎、蜈蚣、蛤蟆)等图案。女性脸上画花朵。但是,早在新中国建立以前,即已改为男性眉心画莲花,双颊画梅花,女性“霸王鞭”为俊扮,女“挑瓶”双颊画菊花,“背包”在面部从右眉上方向下经鼻梁至左颊画一白或红色粗线条。男性除挑瓶外,均带夹鼻小胡子(“伞”为白色,“板”为黑色)。新中国建立之后,全部角色都改为俊扮。有的连夹鼻小胡皆去掉。对于传统脸谱的涵义及其演变过程,至今连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做不出合理的解释,大致都认为只是图个吉祥,并无特别的涵义。唯对“背包”脸上的线条,却众口一词,都说是为了表示在兵荒马乱中被砍伤的刀痕。此说是否准确,无记载可据。不过以脸谱和舞蹈及伴奏的韵味对照,倒也颇为协调。
拉花怎么做手工视频
关于拉花怎么做手工视频分享如下:最常见的拉花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做法简单又好看(网页链接);简单又漂亮的拉花折纸玩具,关键还可以拉伸,新颖又漂亮(网页链接);超漂亮的花朵拉花一分钟学会,挂在房间里真漂亮,简单的手工剪纸(网页链接)。
“拉花”,是一种民间舞蹈,产生并流传于太行山区井陉县境内。长期以来,它那深沉、内在的风韵,刚健、苍凉、压抑的艺术风格,富有表现力的舞姿和舞蹈动律,深受群众喜爱。50年代以来,被舞蹈界誉为河北省最有代表性的四大舞种之一。清朝乾隆年间还指社会秋歌队中的男扮女装的人。
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形成和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境内,是河北省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它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早在唐代元和八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志》就有记载。建国以来,井陉拉花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继承、改革发展,从而使她享誉全国、名扬海外。
有关井陉拉花的传说很多。一说拉花是在运输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称“拉花”;又说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谐音;还说,拉花舞蹈中的女角色叫“拉花”而取名拉花等等。后人认为,井陉山路崎岖,人们行走不便,古代女人多小脚,出走需男人搀扶,而女性雅称“花”,这时形成的民间舞蹈称之“拉花”是有道理的。
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范畴,但她又有显著的自身特点。她以“抖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念蓄的独特艺术风格。
她舞姿健美、舒展大方、屈伸大度,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壮、眷恋、爱情、行进的情绪。传统的井陉拉花表演人数为六人或十二人,取“六合同春”之意。演员手执道具,各有其象征:伞--风调雨顺;包袱(现不多用)--丰衣足食;太平板、霸王鞭--四季太平、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满。现在看到的井陉拉花虽做了很大改进,但均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井陉拉花的历史渊源
拉花是由一个叫拉花的村姑根据自己的爱情生活经历编成的舞蹈,并以其名而命名的。庄旺拉花货郎担中这种意味就很浓,他的歌曲货郎谣与其所表现的内容就很协调。
此说在横涧一带最为流行。传说,该村有一名叫杨名举的人,明朝万历时在河南任西华县县令,任满路过牡丹胜地洛阳时,将数簇牡丹带回,在以本村老君庙内以花王敬神。从此每到花开季节,总吸引许多男男女女前往观看。为纪念牡丹在井陉扎根这件喜事,一些民间艺人将其编为舞蹈。因当时交通不方便,在近千里的路途中,牡丹花的迁移只能用人力拉运,故取名为拉花。这样演员就出现了身背花、头插花、脸画花、肩挑花的无处不花的装束和与拉有密切关系的前倾、落步、撇脚的舞步姿态。至今艺人任持有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的说法。
十年九旱的井陉,以及连年的战乱,迫使百姓们携儿带女背井离乡逃荒在外,他们在大街上边走边唱、述说苦情、乞求施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有定性的乞讨形式--拉荒。时下,仍可在一些老艺人中收集到一些拉荒中的传说趣闻。因花与荒为地方谐音,故称拉花。 石家庄市井陉县位于河北省西部与山西省交界的太行山深处,素有天下九塞,井陉其一之说。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就是沟通东西的燕晋通衢,因此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流动文化地带。井陉人民历代爱好文化艺术,各种形式的艺术因此而得以繁衍流传。拉花艺术是诸多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也是井陉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素有井陉拉花遍地扭俗语。
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时的民间街头花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元和八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志》就有记载。拉花产生并形成于何时何地,史无记载,无文字可考,但众说纷纭,或曰宋金,或曰元明清,或土生土长,或外地传入等,皆无确凿的证据,只能说是一种传说罢了。早在先秦,一条长约百里的驿道贯穿了井陉的东西,沟通了燕晋,成为天下九塞之六塞。这种特有的通衢要塞之地,也成为历代民间游动文化的生存地带。特别是明朱元璋推行移民屯田政策,从人口密集战争少的山西晋南、晋中、晋东南于1373年和1388年的两次大规模的移民,使井陉增添了一百多个晋籍村庄和数十个晋籍姓氏。自然,一些外地民间艺术形式也随之而来,并在井陉开花结果。地拉花的代表之一庄旺拉花《货郎担》的传人李氏,就是这一时期的移民,而且,在庄旺拉花由来的传说中,也明显的指出了这一点。又如《中国舞蹈史》中提到:明人姚旅在山西洪洞县曾见到多种民间舞蹈。如手持小凉伞的《凉伞舞》,手持檀板、边拍边舞的《花板舞》等。说述民间的舞蹈活动现已看不见了,但伞和板却是拉花中不可缺少的道具。又如清人吴锡麟所述的姿态货郎就是货郎担中的主要角色。 广泛流传于矿区和周边的井陉乡村,自古以来就以她那深沉、朴实的风韵,刚健、苍凉的艺术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舞姿深受百姓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矿区文化馆(当时称石家庄市第二文化馆)对这门民间艺术进行了收集整理。1956年3月,在区文化馆的帮助下,矿区东南正村的拉花队代表河北省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拉花》以其刚健又优美、即热烈又苍凉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优秀节目二等奖。汇演结束后,受到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拉花从此走出大山,走出太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艺术被禁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艺术得以复兴。横涧、贾庄、北寨、张家井等村都有了自己的拉花队伍,参加一年一度的正月花会表演及民间传统庙会。同时,“拉花”作为民间艺术走进了校园,许多学校都成立了小学生拉花表演队。
由上综诉,拉花的发源地为矿区一带,而兴起,也是在矿区。 而地拉花的主要代表南正拉花的《六合同春》,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成玄英疏:六合,天地四方。可见,六合四方就是天地四方同迎春回。类似这种的民间艺术,在别的地方也有一二,如清人李斗在他的《扬州画舫录》中载: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喱观,令宫妓扮社火,角色有六,春梦婆一、春姐二、春官一、皂隶二。无论从角色上还是内容的表现上,《六合同春》与之有着很大的相识之处。
各种迹象表明,拉花的形成和发展,是游动文化和大山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在融合的过程中,他不仅承袭了其他舞蹈的特点,更主要是根据井陉特有的地域特征、风俗特征而发展形成了独有的舞风,这一点已不容置疑。
拉花的音乐
拉花的音乐分器乐曲和歌曲两部分,歌曲由表演者边舞边唱。但因拉花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表演吃力,故多以器乐代奏,因而逐渐削弱了歌唱部分。器乐曲以大管子的粗犷、悲凉的音色,浑厚纯朴的音调与拉花融合,浑然一体,给观众以视觉与听觉的高度统一。深刻体现了历史上井陉人民的心理特征,成为拉花艺术风格特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倘若没有大管子和它那独特的演奏风格,拉花舞蹈便会黯然失色。因此,井陉人民索性把它视为一个独立的乐种,称之谓“拉花音乐”。
拉花音乐是井陉拉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民族、民间曲牌、戏曲曲牌、寺庙音乐及宫廷音乐组成,具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其特点古朴典雅,清爽动听,深沉美妙,刚健稳重,最大特点是节奏鲜明。那抑扬顿挫的音调,抒发了舞蹈刚劲、内在、沉稳、豪放的情怀,在听觉和视觉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声情并茂,极富美感。其风格特征是刚而不野,柔而不糜,华而不浮,悲而不泣,听来感人肺腑,入耳难忘,与拉花舞蹈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具风格的民间独立乐种。拉花音乐除为拉花舞蹈伴奏外,也可单独演奏。在行进演奏时,称为“行乐”,在场内演奏时,称为“坐乐”。井陉各地的拉花音乐,大都又有自己的特点。其中以东南正拉花的历史最长,技艺也最好,因此具有代表性。 传统拉花的伴奏乐器一般有:大管、小管、曲笛、笙、云锣、镗子、小镲组成。有的还有二胡、三弦、四弦胡、板胡、敲琴(形似簸箕、有七条牛筋弦)、大镲、小锣、马锣、扁鼓等。乐队双管制达20人,后多为单件乐器,由10人左右组成乐队。
传统拉花的音乐有30余首,如〔八板〕、〔小二番〕、〔磨圪垃〕、〔万年欢〕、〔雁南飞〕、〔爬山虎〕、〔春夏秋冬〕、〔粉红莲〕、〔太平调〕、〔马头调〕、〔边关调〕、〔平板〕、〔道情〕等,其中〔八板〕为各地拉花通用。艺人称“踩着〔八板〕扭拉花”。传统拉花所用的民歌有〈腊梅花〉、〈摘椒〉、〈跑口外〉、〈绣荷包〉、〈货郎与小姐〉、〈盼五更〉、〈寡妇难〉、〈姑嫂还愿〉、〈姐儿找婆家〉、〈打秋千〉、〈大清国〉、〈十月怀胎〉、〈表唐朝〉等达数10首之多。
传统拉花音乐的调式多为“宫”、“徵”调式,其次还有“商”、“羽”调式,节奏偏慢,大多为4/4拍。
大管子,当地俗称“老哞儿”,是拉花音乐中的灵魂,在乐队中居领奏地位。凡起调时,皆由它启奏,曲毕时也由它先示意。这种规矩,艺人叫做“找头”、“取尾”。乐曲进行中,大管子时奏时停,形成了音乐上的浓淡对比,艺人称此为“节句”、“漏点”。它那淳朴、粗犷、浑厚、略带悲怆的音乐与舞蹈融为一体。小管高亢的“插眼吹法”曲笛的倚音滑音、颤音和花点与大管互相呼应,笙则以五、八度和音将乐曲珠联合璧。云锣以其清脆悦耳的声音与吹管乐在色彩上的交融及时而问答式的演奏,小镗子、小镲、扁鼓按各自的节奏击拍,严密的分工、紧密的配合,听了令人毫无齐奏乏味之感。管、笛、笙、云锣是拉花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构成拉花特殊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是其他任何乐器都不能取代的。
传统拉花唱词很多,其内容大都与舞蹈表现毫无关系,其中有些显得低级、粗俗,但作为资料,亦有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