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调查站

欢迎您到习水来的歌词

作者:337调查站2024-04-19 12:15:45

电话彩铃的那句欢迎你到习水来的歌词的歌名叫什么?

提拉米苏
播放
歌手:郑凡
语言:国语
所属专辑:粉红骑士
发行时间:2006-11-06

描写习水的春节作文400字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古人把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圆圆满满。

习水文化习水的插曲,细水长流唉,长流细水,这段歌词的歌名是什么?

偶尔还是会想起你
播放
歌手:牛奶@咖啡
语言:国语
所属专辑:时间的光
发行时间:2014-08-15

关于贵州的文化传统和风景名胜

一 ) 音乐
贵州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 传统音乐舞蹈丰富多彩。贵州各民 族音乐不仅类别多 , 而且各具特色。以下是贵州省一些主要少数 民族的歌曲简介。
1. 苗族
(1) 歌曲
苗族的歌曲可分为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等几 种。 " 飞歌 " 是苗族音乐中颇富特色的体裁 , 多在山岗林野和田间 地头演唱。特点是音调高昂 , 气势雄浑 , 节奏舒广自由 , 旋律起伏 大。一些地区分男声飞歌和女声飞歌 , 并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腔式。飞歌题材内容极为广泛 , 堪称苗族歌唱艺术的瑰宝。
(2) 乐器 苗族乐器最著名的要算芦笙。雷山县的排卡村和凯里市的新光村是远近闻名的芦笙制作专业村寨。其他有芒筒、唢呐、大号、 直箫、竹笛、口弦、古瓢琴、二胡、四胡、木鼓、铜鼓、皮鼓、大筛锣、大 锣、包包锣、大镣、小镣、木叶等。根据功能 , 苗族器乐曲目可分为 风俗仪式性和生活性两大类。前者由乐器组合 , 后者则多为独奏。
2. 布依族
布依族的音乐 , 有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1) 歌曲
根据歌词使用情况 , 布依族民歌可分为布依语民歌和汉语民歌两种。
根据内容和演唱场合 , 可分为情歌、生产劳动歌和风俗歌等。
(2) 乐器
布依族的乐器有铜鼓、唢呐、 " 勒友 " 、 " 勒浪 " 、 " 笔管 " 、姊妹箫、 对箫、牛骨胡、葫芦琴、笛子、月琴、皮鼓、大锣、小马锣、芒锣、小钹、小镲、木叶等。其演奏形式有独奏、重奏、合奏、吹打等。
3. 伺族
(1) 歌曲 伺族以锦屏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两个方言区的音乐风格有很大差异。
A. 北侗
北部地区的民歌有山歌、玩山歌、河边歌、好事歌 ( 酒歌 ) 、伴嫁 歌等等。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以对唱、互相盘歌的形式进行。玩山歌是青年男女交流思想感情、倾吐爱慕之情的歌。这种歌 曲曲调高亢辽阔、热情奔放、音域较宽、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好事歌是在酒席上唱的歌 , 曲调各地不尽相同 , 总的说来 , 旋律舒畅 优美。伴嫁歌是姑娘出嫁前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里 ,同房族、同寨 子的姑娘陪伴新娘时唱的歌。此外 , 孝歌也有一定特色。
B. 南侗
南部地区保留的侗族传统文化更为完整些 , 因而其音乐也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一地区的音乐大致可分为大歌、小歌、礼 俗歌和叙事歌几种。大歌是歌队集体演唱的歌 , 其主要旋律在低 音声部 , 高音声部由歌头的加花变化而成。大歌的结构严谨 , 有较 为固定的曲式。大歌的种类很多 , 主要有鼓楼大歌、叙事大歌、童 声大歌、女声大歌、混声大歌等。多声部无伴奏大歌是侗族最具特 色的音乐形式 , 曾多次出国表演 ,蜚声海外。小歌的内容主要是情 歌。这类歌曲结构短小 , 歌词含蓄深情 , 曲子委婉缠绵 , 大都由青 年男女轻声慢唱。小歌分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两种。
(2) 乐器
侗族乐器主要有琵琶、牛腿琴、芦笙、侗笛、唢呐、二胡、锣鼓、镲、木叶等。演奏方式有独奏、伴奏和重奏几种。
4. 水族
(1) 歌曲
水族民歌主要分为双歌、单歌、调词、 " 诘俄呀 " 、儿歌等。双歌 分敬酒、祝贺、叙事性双歌和寓言性双歌。前一类双歌演唱时一般 是唱一首 , 和一首 , 歌首有两句固定的起歌和声 , 歌尾也有两句颂 扬性的衬和。演唱开始时 , 演唱者举杯或持筷在席上晃一晃 , 周围 的人们就不约而同地唱起起歌和声 , 歌的主体部分唱完时 , 众人又 默契地唱起衬和帮腔。单歌的每首歌词能独立存在 , 表达一个独 立的意思。声腔运用上 , 分为平腔和高腔两种。音乐节奏上 , 与其他歌种比较 , 相对自由 , 显得一板一眼 , 是水族音乐中比较古老的形式。
(2) 乐器
水族乐器有铜鼓、皮鼓、芦笙、唢呐以及二胡等。
5.仡佬族
(1) 歌曲
仡佬族歌曲主要有山歌、情歌、酒歌、婚俗歌、祭祀歌和儿歌等。山歌是在山坡田野唱的歌 , 内容广泛。歌词多为七言四句 , 节 奏明快。情歌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歌 , 其旋律婉转优美。酒歌是 在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酒席上演唱的歌 , 节奏和旋律单纯古朴。
婚俗歌是在婚礼上演唱 , 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祭祀歌是在逢年过 节祭祀祖先时演唱 , 其曲调可以说是口语语音的夸张性延伸 , 朗诵 性比较强 , 无恒常节奏。仡佬族儿歌节奏活跃 , 感情质朴。
(2) 乐器
仡佬族乐器有芦笙、唢琐呐、锣鼓、泡木筒、木叶、箫、笛、月琴、二胡、四胡等。
6. 土家族
(1) 歌曲
土家族歌曲有山歌、打闹歌、风俗歌、祭祀歌、哭嫁歌、劳动歌、
" 溜子乐 " 等。山歌内容丰富 , 感情朴实。打闹歌也是山歌的一种 , 因演唱时用锣鼓伴奏 , 故亦名 "薅草锣鼓 " 。打闹歌是在薅革时为 了减轻疲劳 , 鼓动情绪时演唱的歌。一般由两人演唱 , 有时领歌 , 有时对唱 , 有时参加劳动的群众也帮腔。两个歌师紧跟在薅草队伍后面 , 一人敲锣 , 一人击鼓 , 哪里薅草落伍了 , 他们就追到哪里 , 边敲边唱。有时在唱前增加一些诙谐数板 , 称为 " 喊口号 ", 使气氛 更加活跃。打闹歌旋律热情高亢、质朴自由 , 高音、长音较多 , 曲调 悠长宽广。劳动号子和 " 溜子乐 " 是土家族音乐中具有浓厚特色的 音乐形式。劳动号子有多声结构特点。一种是一领众和的二声部 结构 , 一种是加副领唱、双领众和的三声部结构。后者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对比式复调织体 , 是我国民间合唱中比较有特色的复调音乐。
(2) 乐器
" 溜子乐 " 是土家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打击乐。基本乐器有小锣、大锣、钹、堂鼓等。传统曲牌有上百个。土家族乐器有唢呐、二 胡、箫、月琴、包包鼓、小镲、鼓等等。由八人用八种乐器演奏的 " 八音 " 独具特色。其乐曲往往也由八个小曲连缀而成。
7. 彝族
(1) 歌曲
彝族民歌有以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为内容的 " 曲谷 ", 用汉语演唱的歌曲 " 霎叉 "( 汉歌 ) 、婚事歌、丧事歌、叙事歌、 " 毕摩 " 歌以 及儿歌等。曲谷的演唱形式以独唱、对唱为主 , 也有齐唱和简单的 二声部合唱。女声多用假嗓 , 男声多用真嗓。 " 霎叉 " 的歌词主要为 汉语 , 歌词结构和韵律特点均与贵州汉族山歌一样。婚事歌即婚 礼上唱的歌。因演唱角色和歌曲内容的不同 , 曲调和旋律特点也 不同。丧事歌类似汉族的孝歌 , 有独唱、对唱等形式 , 曲调简单 , 多 属说唱式 , 有的曲子仅为一个乐句的反复 , 情绪比较低沉。叙事歌 旋律起伏较小 , 结构简单 , 大多为一两个乐句的无限反复 , 只有少 部分曲子是旋律较强的多乐段结构。 " 毕摩 " 歌是宗教职业者 " 毕 摩 " 在祭祀仪式上演唱的歌 , 其旋律起伏小 , 近乎吟诵。儿歌的曲 调与大人唱的 " 曲谷 " 等相似 , 但其节奏更加明快 , 而结构短小 , 语言生动。
(2) 乐器
彝族乐器主要有唢呐、月琴、二胡、锣、鼓、钹等。
8. 其他少数民族
瑶族、壮族、白族等民族也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 丰富 了贵州的音乐文化宝库。
( 二 ) 舞蹈
贵州各民族舞蹈种类很多 , 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 苗族 ,
在苗族中 , 芦笙舞是一种流行最广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 除铜 仁地区外 , 其余地区均有流行。芦笙舞多在节日中表演 , 以集体舞 为主。黔西北的芦笙舞除集体舞外 , 也有一人或数人表演的。有的 芦笙舞表演者能做出许多惊险的高难度动作 , 集舞蹈、杂技、体育 和音乐为一体。鼓舞也是苗族中比较流行的舞蹈 , 尤其以松桃一 带的花鼓舞最为著名。有男子舞、女子舞、男女混合舞、单人舞、双 人舞、四人舞、八人舞等形式。从乐器数量看 , 则有单面鼓、双面 鼓、四面鼓等。舞姿可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台江反排木鼓舞 的动作热情奔放 , 被誉为 " 东方迪斯科 " 。丹寨的 " 锦鸡舞 " 也很有 特点 , 这是一种男女混合的集体舞 , 数名男青年排成数行在前面吹 芦笙做引导 , 数十名乃至上百名青年妇女排成长蛇阵紧跟其后 , 沿 逆时针方向转圈 , 边转边舞。舞蹈以脚步动作为主 , 腰膝自然摆 动 , 双手则垂直放松于裙边 , 舞步舒缓有致在独具特色的服饰的 衬托下 , 整个舞蹈就犹如锦鸡觅食 , 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外 , 在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的一些苗族地区 , 还流行板凳舞、铜鼓舞等。
2. 布依族
布依族的舞蹈有模拟鸟类和兽类为主要特征的鸟兽舞 , 有在祭祀仪式上表演驱邪逐魔、祈福禳灾的祭祀舞 , 还有表现生产、生 活、斗争以及风俗等的民俗舞等等。其中 , 祭祀类的舞蹈占有较大 比重。如《铜鼓刷把舞》、《回旋舞》、《转场舞》等都是在丧葬仪式上 表演的。布依族舞蹈以男女共舞为多 , 表演人数大多为偶数。舞蹈 音乐以打击乐为主。道具在舞蹈中的普遍运用 , 构成了布依族舞蹈的显著特征之一。
3. 侗族
伺族舞蹈有" 多耶 "、芦笙舞、舞龙、舞狮等。" 多耶 " 主要流行于从江、榕江和黎平等地。 舞蹈时 , 或男或女 , 或男女混合 , 围成圆 圈 ,手牵手 , 踏着整齐的步伐边跳边唱 , 同时甩手为拍 , 气氛热烈。 芦笙舞由舞者自己吹芦笙伴奏 , 多为集体舞 , 人数多时可达上百人。也有的是独吹独舞。芦笙舞可以模仿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 模仿人和动物的动作 , 表现力很强。侗族中还有一种较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 龙喘〃。表演时 , 青年男女分成两路纵队 , 先由外向 里绕 , 再由里向外旋 , 盘成螺圈状 , 犹如长龙迂回。舞龙和舞狮多 在春节期间举行,与其他民族的舞龙、舞狮大同小异。
4. 土家族 ' 、
土家族舞蹈最著名的是摆手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开展表演活动。这是一种集体舞蹈。表演时 , 由一善舞者带领众舞者围成圆圈,边走边舞。圆圈中央由一人负责鸣锣击鼓,起指挥和伴奏的作用。摆手舞可以表现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 舞姿矫健、粗犷、豪放。祭祀舞蹈八宝铜铃舞也富有特色。这是土家 族宗教职业者 " 梯玛 " 主持向祖先 " 解钱 " 仪式时表演的舞蹈。分坐 舞和立舞两种 , 动作古朴。此外 , 土家族还流行梅山舞、跳马舞、龙 灯舞和蚌壳舞等。
5. 彝族
彝族舞蹈有在婚礼期间表演的 " 阿妹凯 "( 姐妹歌舞 ) 、丧礼期间表演的 " 肯合贝 "( 也称 " 铃铛舞 " 或 " 跳脚 "), 反映生产劳动的 " 撒荞舞 " 、 " 栽小麦〃以及儿童舞 " 阿西里西 " 和节日舞 " 钻龙门 " 等。同 一类的舞蹈在各地有不同节目和表演形式。例如 ," 阿妹凯〃' 就有流行于毕节、金沙、大方一带的 " 诺奢借 "( 蟋蟀舞 ), 流行于毕节、金 沙、大方、纳雍、威宁和水城等地的 " 毕叔累 "( 裹草席舞 ), 流行于威 宁、赫章一带的 " 署谷署谷谷 "( 围圈舞 ), 流行于盘县、六枝一带的 " 跳脚 " 等等。不同节目的风格也有差异。总的来说 , 彝族舞蹈的节 奏明快、粗犷刚健。
6. 仡佬族
仡佬族舞蹈有踩堂舞、酒礼舞、龙灯舞和狮舞等。踩堂舞是丧礼期间在停放灵枢的堂屋中表演。届时 , 由 3 人或 4 人分别吹芦 笙、摇铃、打钱杆、舞练刀做前导 , 边跳边唱 , 众人手拉手在后面鱼贯而行。舞时身体微屈 , 来回跳跃 , 并且不断变换队型。酒礼舞在 婚礼上表演 , 表演时 , 领舞者执手帕带领众舞者在屋前场地上围成圈 , 沿逆时针方向边唱边跳 , 气氛热烈。
7. 水族
水族舞蹈主要有铜鼓舞、斗角舞等。铜鼓舞主要在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等场合表演。这种舞蹈可以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内 容。舞者随着铜鼓和皮鼓的鼓点 , 或踏着刚劲的大步 , 或急速旋转 跳跃。场面既壮观热烈又典雅古朴。斗角舞一般由 10 个人表演 , 其 中 5 个人吹芦笙 ,5 个人吹共鸣的芒筒伴舞。另有 5 位头插雉尾 , 腰拴白鸡毛裙子的姑娘作舞伴随着节奏配舞。吹奏小芦笙者作前导领舞 , 吹中芦笙者紧随其后。这种舞蹈在开春至秧苗抽穗期间停歇。
8. 瑶族
瑶族舞蹈主要有猴鼓舞、打猎舞和长鼓舞等。猴鼓舞瑶语称 久格朗 ", 在丧礼上表演。届时 , 场中央竖一齐肩高的大木鼓 , 场 地一侧悬挂几面铜鼓。表演者模仿猴的动作不停地跳跃击木鼓 , 同时 , 一些人轮流上场敲打铜鼓助兴 , 其节奏与舞姿相合。打猎舞 瑶语称 " 孰久 ", 也是在丧礼上表演。有打熊舞 , 打猴舞、打山羊舞、 打野猪舞等 , 表现的是打猎场面。长鼓舞是一种喜庆舞蹈 , 主要表现生产劳动和制造木鼓的场面。
9. 毛南族
毛南族中也流行猴鼓舞。
( 三 ) 戏剧
在贵州这片多民族居住的土地上 , 有许多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 黔剧是贵州家乡剧 , 全省人民非常喜爱 , 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大型歌舞剧《蔓萝花》等曾被拍成戏曲影片 , 还有花灯剧《七妹与蛇郎》等也享誉省内外。我省各地活跃着 4000多个业余艺术表演团体。其中有芦笙队、唢呐队、歌舞队、杂技队、八音队 , 还有花灯队、地戏队、傩堂戏班、布依戏班等。他们的节目和剧目大多自编自演 , 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 , 还得到外国朋友的欢迎。
贵州少数民族戏剧 , 有巫术色彩较浓的傩戏 , 有从汉族中移植过来的花灯戏 , 还有综合性较强的布依戏和侗戏。
1.傩戏
贵州好几个民族都有傩戏。傩戏大致可分为巫傩和军傩两大类。
(1) 巫傩
在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和仡佬族等民族中均有流行这些民族中的巫傩大致可分为以黔东、黔北一带土家族、仡老族等民族中流行的傩坛戏、荔波布依族中流行的 " 生育傩储 " 和威宁一带流行的 " 撮泰吉 " 。
(2) 军傩
军傩流行于安顺市和贵阳市一带 , 是明代 " 调北征南 " 的明朝 军队带入贵州的。开始时流行于军队中 , 是一种练兵习武活动。后来逐渐变成民间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娱乐活动 , 并传入布依族和仡佬族等民族中。因不搭戏台 , 在平地演出 , 故也称 " 地戏 "; 因有宗教色彩,故也称 " 跳神 "
地戏的演出是在农历正月进行的。其演出也有酬神的性质,但是巫的成分比巫傩大大减少 。戏的剧目多为武戏 , 表演正史故事。主要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队《五虎平西》和《精忠 传》等。演出时须带面具。比起傩坛戏面具的狰狞和怪异来 ,地戏面具就显得要亲切和蔼些。
2. 花灯戏花
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 特征是手不离扇、帕 , 载歌载舞 , 唱与做紧密结合。明王朝 " 调北征 南 " 、 " 调北填南 " 后 , 随着大量汉族移民的到来而逐渐传入贵州 , 并 被一些少数民族吸收 , 经过一定的民族化改造 , 成为本民族的戏曲 艺术形式。 ;
贵州少数民族中 , 流行花灯戏的主要有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等民族 , 其中尤其以独山布依族花灯和黔东一带土家族花 灯最为有名。
独山花灯与江西的 " 采茶 " 、 "弋阳腔 " 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 并吸 收了广西壮族的彩调艺术。早期的独山花灯以歌舞为主 , 剧目有 《踩新台》和《灵官扫台》等 , 后来逐渐出现了戏剧剧目 , 如《槐荫 记》、《红灯记》和《还魂记》等。独山布依族花灯道白唱词主要为汉 语 , 同时也用布依语。
" 黔东土家族花灯系明代从江南一带传入。在原有花灯的基础 上 , 土家族民间艺术家们融入了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 分 , 形成了自已的特色。黔东土家族花灯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和 民间传说。主要剧目有《征东》、《征西》、《红灯记》、《八仙图》和《关 爷点兵》等 o
3. 布依戏和侗戏
布衣戏和侗戏是贵州少数民族中流行的综合性、娱乐性、功能性更强的戏剧艺术形式。
(1) 布依戏
布依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 发源地在贵州与广西交界的册亨、 兴义和安龙等地 , 布依戏的产生是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广 西壮戏的有益成分而逐渐形成的。由于各地情况的不同 , 布依戏 在各地形成了一定差异。册亨布依戏有演有唱 , 而兴义巴结和安 龙甘河的布依戏则取坐唱形式。
布依戏的剧目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移植汉族剧目 , 二是根据布依族民间故事进行改编。
(2)侗戏
19 世纪初 ,侗族歌王吴文彩根据汉族戏剧 ( 主要有桂戏和花灯 ) 创立了侗戏。侗戏主要有生、旦、 净、丑等行当 , 第一种行当一上场都先自报家门 , 唱时须面对观众。
侗戏班一般是一村一个 , 也有的村按族姓、鼓楼为单位建立侗戏班。侗戏班原只有男性 , 新中国建立后开始有女演员。
侗戏剧目主要取材于三个方面 : 根据汉族传书改编 ; 根据侗族民间故事改编 ; 社会现实生活。
http://www.gz007.net/Cool/cool_5364801.html
这些大概是最全面的了!!嗬嗬嗬 希望能帮助你

群英会的剧本唱词

《群英会》也称《蒋干中计》或《蒋干盗书》,是传统京剧剧目。 (黄盖上,起霸。)黄盖 (念) 二十年前摆战场,好似猛虎赶群羊。光阴不催人自老,不觉两鬓白如霜。(白) 老夫,姓黄名盖字公覆。都督升帐,在此伺候。(甘宁上,起霸。)甘宁 (念) 东吴大将是甘宁,文韬武略肚内存。任他四路刀兵起,冲锋破敌把功成。(白) 俺,姓甘名宁字兴霸。老将军请了,请了。黄盖 (白) 都督升帐,在此伺候。(四白龙套同上,周瑜上。)周瑜 (点绛唇牌) 奉勒登台,红衣秀盖,孙武才,社稷安排,好把凌烟黛。黄盖、甘宁 (同白) 参见都督。周瑜 (白) 辕门伺候。(周瑜坐。)周瑜 (念) 肥马轻裘白玉鞍,手提令箭一登坛。兴师斩将吞社稷,擒王报效用机关。(白) 本都督,姓周名瑜字公瑾。奉主旨意,领兵破曹,昨日与程普将军共议水陆军机,调遣已明,为此今日出堂理事。来,有请鲁大夫。手下 (同白) 有请鲁大夫。 (鲁肃上。)鲁肃 (念) 旌旗指日冲霄汉,剑戟凌云贯斗寒。(白) 参见都督。周瑜 (白) 罢了。鲁肃 (白) 谢都督。周瑜 (白) 命你请那诸葛先生,可曾到来?鲁肃 (白) 现在馆驿。周瑜 (白) 说我有请。(诸葛亮上。)
诸葛亮 (念) 不惜一身探虎穴,计高哪怕入龙潭。周瑜 (白) 吓,先生。诸葛亮 (白) 都督。周瑜 (白) 先生请坐。诸葛亮 (白) 有坐。传亮进帐哪路军情。周瑜 (白) 请先生到此非为别事,孙、刘两家同心破曹,但不知这兵马未动,何物当先?诸葛亮 (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周瑜 (白) 吓,粮草先行。想南郡正在乏粮之际,瑜闻曹操在聚铁山屯粮,烦先生带领关、张、赵云等,前去劫粮,料无推辞。诸葛亮 (白) 都督委用,亮,敢不效劳,请传令。周瑜 (白) 好,先生听令。诸葛亮 (白) 得令。(念) 明知周郎借刀计,佯装假作不知情。(诸葛亮下。)
鲁肃 (白) 都督为何命孔明前去劫粮?周瑜 (白) 大夫,我杀孔明,岂不被天下人等耻笑?命他此去,必被曹操杀之,以除后患。大夫去至后面,听他讲些什么,速报我知。鲁肃 (白) 得令。(鲁肃下。)周瑜 (白) 孔明吓,孔明!此去必被曹操杀之,方去我心头之恨也。(西皮摇板) 曹孟德领人马广聚粮草,聚铁山必埋伏大将英豪。诸葛亮此一去性命难保,这是我暗杀他何用钢刀?(鲁肃上。)鲁肃 (西皮摇板) 诸葛亮出大言将人耻笑,他笑那周都督用计不高。(白) 都督。周瑜 (白) 大夫回来了,他可曾讲些什么?鲁肃 (白) 那孔明出得营去,哈哈大笑,他说他能陆战马战步战,各战精奇,非比都督只习水战一能耳。周瑜 (白) 孔明欺我不能陆战,就不用他劫粮,将令追回。鲁肃 (白) 遵命。(鲁肃下。)周瑜 (白) 孔明吓,我不杀你,誓不为人也。(西皮摇板) 我只说借刀计将他瞒过,故命他聚铁山去把粮夺。又谁知诸葛亮藐视与我,必须要生巧计将他灭却。(鲁肃上。)鲁肃 (白) 将令追回。周瑜 (白) 大夫,但不知曹营水军头目,是谁掌管?鲁肃 (白) 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二贼。周瑜 (白) 吓,他二人惯习水战,本都督大功难成也。(西皮摇板) 他二人习水战难敌难破,恨蔡瑁和张允二贼作恶。将荆州献曹操是他之过,除非是杀二贼好动干戈。甘宁 (白) 蒋干过江。 周瑜 (白) 再探。甘宁 (白) 得令。(甘宁下。)周瑜 (笑) 哈哈……鲁肃 (白) 都督闻听蒋干过江,为何发笑?周瑜 (白) 大夫,蒋干过江,必与曹操做说客而来,待我略施小计,管叫曹操中计。来,客厅伺候。(江儿水牌,周瑜写书信。)周瑜 (白) 大夫,鲁肃 (白) 在。周瑜 (白) 将此书放在后帐,战策之内,附耳上来,如此如此。鲁肃 (白) 得令。(鲁肃下。)周瑜 (白) 来,(众人同允。)周瑜 (白) 有请蒋先生。众人 (同白) 有请蒋先生。(蒋干上。)
蒋干 (白) 贤弟。周瑜 (白) 仁兄请坐。蒋干 (白) 有坐。周瑜 (白) 不知仁兄驾到,瑜未得远迎,望乞恕罪。蒋干 (白) 好说,轻造宝帐,贤弟海涵。周瑜 (白) 岂敢,仁兄跋涉江湖,从江北而来,大抵为曹氏作说客耳。蒋干 (白) 这个……久别足下,特来与贤弟作贺,怎说作说客耳?周瑜 (白) 弟虽不及师旷之聪,略闻弦歌之雅意。蒋干 (白) 贤弟待故人如此,告辞。周瑜 (白) 子翼兄因何去心太急?蒋干 (白) 贤弟的疑心太重。周瑜 (白) 弟乃戏言。蒋干 (白) 虽是戏言,兄却脸上无光。周瑜 (白) 请入帐。蒋干 (白) 请。周瑜 (念) 江上思良友,蒋干 (念) 特地会故交。周瑜 (白) 请坐,传众将进帐。众人 (同白) 传众将进帐。(众将同上。)众将 (同白) 参见都督。周瑜 (白) 见过蒋先生。众将 (同白) 吓!敢你是与曹操作说客而来?蒋干 (白) 吓,贤弟。周瑜 (白) 众位将军,此乃本都督昔日之同窗好友,虽从江北而来,非是曹氏之说客,公等不必疑虑。看酒来,待我与子翼把盏。蒋干 (白) 摆下就是。(吹打,龙套摆酒。)周瑜 (白) 太史慈听令。太史慈 (白) 在。周瑜 (白) 这有宝剑一口,命你与我为监酒令官:今日酒席筵前,只叙朋友之交;有人提起“孙、曹”二字,即便斩之!太史慈 (白) 得令!(三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周瑜 (白) 子翼兄请!仁兄请!(众人同喊。)蒋干 (白) 吓,贤弟请。(周瑜、蒋干同拂袖子,饮酒。)周瑜 (白) 仁兄这里来,看我满营中的将士可雄壮否?蒋干 (白) 一个个如狼似虎。周瑜 (白) 你看这后营中的粮草可充足否? 蒋干 (白) 真乃是兵精粮足。周瑜 (白) 子翼兄,想小弟自幼与兄同窗学艺之时,未曾望有今日耳。蒋干 (白) 贤弟大才必有大用。周瑜 (白) 哈哈吓,仁兄,想大丈夫出世要遇知己之际,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情,言听计从,祸福共之。假如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口如悬河,舌似利刃,岂能同我此心哉?子翼兄,今日此宴,可称得群英会也!蒋干 (白) 群英会,妙得紧!周瑜、 蒋干 (同笑) 哈哈??
周瑜 (西皮原板) 人生聚散实难料,今日相逢会故交。群英会上当酒饱,畅饮高歌在今宵。(白) 子翼兄,想小弟自奉君以来,滴酒不闻;今乃故友数载未晤,并无别意,岂肯不醉之理?你我饮个尽醉方休。将小杯挨过,各饮一百觥。蒋干 (白) 愚兄乃瓦沟之水,难比弟量如沧海,不能奉陪。周瑜 (白) 故友数载未会,哪有不醉之理。蒋干 (白) 如此三舷罢。周瑜 (白) 兄言三舷,小弟奉陪。(西皮摇板) 富贵荣华人生造,(白) 请,(西皮摇板) 眼看中原酒自消。蒋干 (白) 白酒有些性暴。周瑜 (西皮摇板) 暴酒难逃三江口,蒋干 (白) 顺流而下醉得快,吓。周瑜 (西皮摇板) 顺流而下东海飘。(周瑜吐。)蒋干 (白) 贤弟怎么样了?周瑜 (白) 小弟醉了。蒋干 (白) 兄亦醉了。周瑜 (白) 久未与仁兄同榻,今日必须抵足而眠,来,将蒋先生扶入后帐安歇。(龙套扶蒋干同下。)太史慈 (白) 交令。周瑜 (白) 黄盖听令。黄盖 (白) 在。周瑜 (白) 命你三更时分,即报军情。黄盖 (白) 报什么?周瑜 (白) 附耳上来。(周瑜与黄盖耳语。)黄盖 (白) 得令。周瑜 (白) 甘宁听令。甘宁 (白) 在。周瑜 (白) 今晚命你巡营,各营不许落锁。甘宁 (白) 得令。(甘宁下。)周瑜 (白) 众将官,蒋干若是逃走,尔等不许阻拦。众人 (同白) 得令。周瑜 (白) 掩门。(众人同下。) (鲁肃上,藏书,下。起初更鼓。龙套扶蒋干同上,龙套同下。周瑜上。)周瑜 (白) 仁兄,子翼。他竟自睡着了。(西皮摇板) 我有心放他回营门不锁,回头看蒋子翼早已睡觉。假意儿佯装睡和衣而卧,偷眼看仔细观他行事如何? (起二更鼓,蒋干起。)
蒋干 (白) 贤弟,公瑾。他竟睡着了。哎,想我蒋干身入虎穴,怎能脱身?(西皮摇板) 离曹营到东吴身带重祸,行不安坐不宁两眼难合。我只望念故交看待于我,又谁知掌军令赛过阎罗。(白) 左也睡不着,右也睡不着,这便怎么处?有了,桌案有书,待我看来解闷,有理吓,有理。原来一部战策,车战、马战、陆战、水战、步战,乃是他的本等,吓,有一小柬,待我看来。“蔡……”吓,贤弟,公瑾。睡着了,待我掌灯看来。“蔡瑁、张允,顿首拜上都督麾下:我等降曹,亦非真心,今将北军困于水寨,但得其便,七日之内,定取曹操首级来见,早晚捷报,幸勿见疑。”哎吓,丞相吓,丞相!不是我蒋干过江,你的性命,险送二贼之手!(西皮摇板) 曹丞相洪福大安然稳坐,他哪知二贼子里应外合。若不是我过江机关识破,七日内取首级休想命活。(白) 我不免将书带回,献于丞相观看,岂不是一场大功也。(蒋干睡。起三更鼓。黄盖上。)黄盖 (念) 谯楼鼓打三更尽,夜战貔貅百万兵。(白) 吓,都督醒来。(周瑜起。)周瑜 (白) 何事?黄盖 (白) 今有蔡……周瑜 (白) 噤声!子翼,仁兄。睡着了。“蔡”什么?黄盖 (白) 今有蔡瑁、张允,有书到来,不用七日只用三天,定取曹操首级来见。周瑜 (白) 唗!幸喜蒋先生睡着,若是听见,本都督大事难成。你行军多年,还是这等粗鲁,与我退下。(黄盖下,周瑜睡。起四更鼓。)周瑜 (白) 仁兄,你看我七日之内,定取曹操首级来见。蒋干 (白) 怎样的取法?周瑜 (白) 我自有妙计。蒋干 (白) 难吓!周瑜 (白) 不难!(蒋干起。)蒋干 (白) 哎吓!谯楼鼓打四更,倘五更天明,不当稳便。趁此机会,逃过江东罢。(起五更鼓。)蒋干 (西皮摇板) 倘若是他知道岂肯放我?恨不得插双翅飞过江河。(鲁肃暗上。)鲁肃 (白) 蒋先生请了。蒋干 (白) 大夫请了。(蒋干下。)鲁肃 (白) 吓,都督醒来。(周瑜起。)周瑜 (白) 何事?鲁肃 (白) 蒋干逃走了。周瑜 (白) 书信呢?鲁肃 (白) 他盗去了。周瑜 (白) 吓,哈哈……(西皮摇板) 曹孟德差蒋干千差万错,鲁肃 (西皮摇板) 周都督用计谋神鬼不觉。周瑜 (西皮摇板) 这件事天下人我都瞒过, 鲁肃 (西皮摇板) 怕只怕瞒不过南阳诸葛。(周瑜、鲁肃同下。) (四红龙套同上,曹操上。)
曹操 (西皮摇板) 每日里饮琼浆醺醺大醉,我心中想不起一条计策。自造起铜雀台缺少二美,扫东吴杀刘备天意不遂。(蒋干上。)蒋干 (西皮摇板) 在东吴得书信喜之不美,进帐去见丞相独占高魁。(白) 参见丞相。曹操 (白) 子翼回来了。蒋干 (白) 回来了。曹操 (白) 周郎降意如何?蒋干 (白) 周郎执意不降,得来一桩机密大事。曹操 (白) 什么大事?蒋干 (白) 这耳目甚重。曹操 (白) 两厢退下。(龙套同下。)蒋干 (白) 书信在此,丞相请看。曹操 (白) 待老夫看来。(吹排子,曹操看信。)曹操 (白) 吓,有这等事,吩咐起鼓升堂!(众手下同上,同喝。)曹操 (白) 传水军头目进帐。众人 (同白) 水军头目进帐!(蔡瑁、张允同上。)蔡瑁、张允 (同白) 参见丞相。曹操 (白) 老夫即日进兵,水军可曾练熟?蔡瑁、张允 (同白) 水军不曾练熟,丞相不可进兵。曹操 (白) 哽,等尔水军练熟,老夫性命,断送你二人之手! 来,斩了!(众人推蔡瑁、张允同下。)曹操 (白) 哎,“不用七日,只要三日”,七日,三日还早,哼哼,是计,不要中了他人之计。来,将他二人赦回。众人 (同白) 斩去了。曹操 (白) 哦呵!(西皮摇板) 一时间错中了周郎之计,杀蔡瑁和张允悔之不及。(白) 来。(众人同允。)曹操 (白) 水军头目,换那毛玠、于禁二人掌管,传蔡中、蔡和进帐。众人 (同白) 蔡中、蔡和进帐!(蔡中、蔡和同上。)蔡中 (念) 两膀千斤力,蔡和 (念) 能开宝雕弓。蔡中、蔡和 (同白) 参见丞相。曹操 (白) 罢了,老夫误杀你二人兄长,可有怨恨?蔡中、蔡和 (同白) 遗误军机,斩者无亏。曹操 (白) 好个“斩者无亏”!老夫有意命尔诈降周郎,意下如何?蔡中、 蔡和 (同白) 如此就走。曹操 (白) 敢有逃走之意?蔡中、蔡和 (同白) 我二人家眷俱在荆州,哪有别意?曹操 (白) 好,成功回来,另加升赏。蔡中、蔡和 (同白) 得令。蔡中 (念) 辞别曹丞相,蔡和 (念) 诈降小周郎。(蔡中、蔡和同下。)蒋干 (白) 丞相,这场大功劳,全亏我蒋干罢!曹操 (白) 呸!(西皮摇板) 书呆子盗书信全不思量,去了我左右膀反助周郎。我为尔错杀了两员上将,你就是他二人送命无常。(曹操下。)蒋干 (西皮摇板) 这一场大功劳不加升赏,为什么对众将羞辱一场?我这里低下头暗暗思量,(白) 哦,是了!(西皮摇板) 一定是为周郎不来投降。(白) 周郎不降,与我什么相干?哎,曹营事情,实实难办。哼,真真难办吓!(蒋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