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流行音乐大奖获奖名单出炉,华语音乐为何会长期陷入低谷?
黄沾在2003年就声称“华语音乐已死”,高晓松几年前在自己的节目中也说过“汉民族无音乐”,抛开这些专业人士的论断,作为这个时代的流行音乐听众,小编不敢枉为这个时代定性,“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也许借用狄更斯的这句经典之言来描述,会较为贴切。
命途多舛的“后唱片时代”
简单回顾我国唱片业不算太长的历史,在计划经济时代,华语音乐不乏经典的词曲作品,但在制作方式和市场运作方面,尚处蒙昧;其后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音乐从业者们的制作水准和市场观念得到强化,然而与之对应的行业规范却进步缓慢,盗版日益猖獗;而当唱片业主导的音乐市场在盗版的夹缝中生存之时,时代的步伐又走向了数字音乐阶段,就在人们逐步摸索数字时代、网络时代的音乐商业模式之时,音乐选秀的热潮却将这一节奏给带得混乱不已,华语乐坛大步走向了一个浮华的“偶像时代”。
可以说,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从来就没有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它也如同我国文化产业的其它很多板块一样,在缺乏经验和基础这种先天不足、发育不良的状况下,接受了西方的发展运作模式。在西方模式的浸染之下,华语乐坛看似进展迅猛,这种模式表面上似乎为华语音乐发展节省了数十年光景,殊不知这种“揠苗助长”的路径使得流行音乐作为文化产业的一支,缺乏了必要的经验积累、略过了必需的发展阶段与逻辑。在我们乘着技术的快车、走着别人的路径直至如今,回头看来,当下华语流行音乐的现状充分应证了,当我们违背规律时,必然会遭到规律的报复。
当今时代华语乐坛与以前到底有何不同
任何文化层面的表象,归根到底还是由一个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来决定的。新技术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流行音乐工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近年来,全球第四大唱片公司百代负债累累,对外招标出售;索尼旗下老牌唱片公司RCA也关闭了三家子公司……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数字技术和盗版成了“杀死”唱片业的两大杀手。
此外,随着互联网逻辑在整个行业的深化,包括唱片公司在内的传统流行音乐商业实体的组织结构、运作形式也逐步改头换面。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对于流行音乐的消费需求,当下的华语音乐市场依旧火热,有市场就有人投钱,有人投钱就会有人才的聚集,可在利益第一的“快投入、快产出”的逻辑之下产出的音乐产品,其整体质量着实难以保证。于是,原本强调音乐作品,注重音乐人才培养的唱片公司受到了更契合商业逻辑、更懂得“速成明星”的新型经纪公司的冲击,不少唱片公司也被迫转型,极大地淡化了自己作为唱片公司的职能,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创作人因此工作减少、甚至难以生存,于是整个行业的创作与制作水准下降严重,良莠不齐的音乐产品在快速迭代中,创造了让人消费致死的商业奇观。
自十余年前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开始,一直到最近火热的“中国有嘻哈”,虽选秀节目的载体、编排等不断更新变化,但其运行的范式却基本不变:大规模或高集中地曝光——节目长周期多平台持续发酵——总决赛舆论爆发至顶点——利用余热发掘商业价值——逐步沉寂。这种全民选秀确实也挖掘出了很多民间的音乐良才,原本专业门槛很高的“歌手”概念变得泛化,普通民众、音乐学院学生、酒吧歌手乃至一些十八线的艺人,似乎都能在商业经济公司的塑造之下一夜成名,他们似乎只需翻唱他人的歌曲、出那么一两首质量平平的单曲,就可以走穴挣钱。
华人商业音乐起步晚(尤其是大陆),缺乏必须的积淀,在上世纪80、90年代,华语流行乐坛(以港台地区为主)大量优秀的作品都是在日韩原曲的基础上重新填词的,甚至编曲都完全照搬。在如此先天不足的环境下,自身核心竞争力难以得到培养。时至今日,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地下音乐人,或者小众创作者被商业组织挖掘出来,走上了商业之路,商业对于音乐来说是把双刃剑,可对于这些音乐人来说,何以在如此“速餐式”音乐消费的年代保有自身的专业主义初心?音乐作品讲求速度便会牺牲质量,为了不让自己被世人忘记,音乐人们只能歇斯底里地随着商业大潮漂泊东西;而在更加开放的今天,欧美、日韩优秀音乐大潮涌入,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让自身原本就实力不足地华语流行音乐更受冲击。
再说到受众层面,互联网时代相较于传统唱片时代,人们接受信息方式多元化,形成的情感理解方式不再趋同,人们更加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再寻求普遍认同,所以不会像以前一样,大家都喜欢特定的几个歌手,随口问几个身边的年轻朋友,他们几乎都会回答:“我没有特别喜欢的歌手啊,听得很杂……”。音乐本身是大众化的,需要一种普遍的认同,而如今这种环境没有了。如今的听众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来选择喜欢的音乐,这无疑是合情合理的,但以自我为中心来作为音乐是否优秀的标准,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偏见。
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
也许,这是个最好的时代,华语音乐形象的传媒塑造在经历了对于“颜值”、“高音”、“走心”等标签的强调之后,逐渐由“中国好歌曲”、“全能星战”等节目将大众的焦点逐渐转向了“唱作”、“编曲”等方面,一批音乐的幕后英雄开始走向台前;但这也是个最坏的时代,真正能大量吸引目光的,依旧还是那些能跳能炒作、能演能娱乐的“音乐艺人”,我国大部分的音乐受众还是过多地以“唱功”、“综艺感”等标准来衡量一个音乐从业者。在流行音乐受众日益年轻化的趋势下,全民的音乐审美并没有多大提升。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就金字塔的顶层来说,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音乐从业者能象今天这样,能吸引如此多的关注人气、资金汇聚乃至社会地位,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音乐从业者能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多一展才华的机会;但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音乐市场的关注方向的问题,在音乐从业人群的“长尾”之中,大量音乐人还难以仅借音乐维持生计,就直接获利来说,做音乐远不如接商演、广告来的好,然而这些资源人人都有?当下那些走红的“歌手”有几个是真正完全靠是自己的作品和实力?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许多商业巨头都在发展自己的音乐分支,音乐板块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流入;但这也是个最坏的时代,那些急功近利的音乐资本只想如可快速产出挣大钱,不可能有耐心等待那些慢工细活的好音乐生产。
对于这个时代的迷思
我想,任何领域的发展都有着类似的规律吧:从追求速度到提升效率、从追求热度到提高质量、从追求盈利到实现公益、从强化技能到改变思想。
中国音乐传统的特点是重歌词、重意境、重演唱,而轻旋律、轻节奏、轻风格,如何校正这种偏差?在流行音乐受众年轻化的趋势下,如何避免对于偶像的盲目追逐?是不是要从青少年的音乐教育做起?
当下音乐产品制作的专业壁垒早已打破,一大批“草根”音乐人借助计算机,装上一两个编曲软件便能“做音乐”,虽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整体质量毕竟不高。真正能够扛起推动乐坛进步大旗的,还需要学院派群体扛起专业主义的大旗,绝不能抛弃原则逐流资本大潮。
投资音乐的资本与传媒大佬追逐利益、不肯让利,不让音乐内容方赚钱,何以刺激优秀作品的诞生?受众、音乐人、资本,这三者谁在带偏谁?谁应该培养谁?谁应该支持谁?这三者之间不应该是个死循环。
落脚到你我,作为华语音乐的听众,我们也需作出改变,第一步就是树立一种观念:听新歌,收费是应该的。
为什么如今的华语流行音乐给人感觉越来越没
因为年轻人比较喜欢激烈一点的歌曲,比如RB hiphop,而典型中文歌都是舒缓的,流行曲比较不合中国80 70的人,而且现在能做出好歌的制作人也比较少,因为一些旋律都是一些歌里的如今华语乐坛为何萎靡不振,还能回到巅峰时期吗?
相信许多70、80后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如今的华语乐坛正处于走下坡路萎靡不振的状态。许多人都会感叹一句华语乐坛没落了。
其实在八卦看来,华语乐坛的没落不是没有好听的歌曲,而是没有堪称经典,有传唱度的歌曲。
国语乐坛林子祥、罗大佑是开端,到了90年代的乐坛犹如百家齐鸣神仙打架一般,每年的歌单都会盛产出金曲。
再到千禧年后潘玮柏、林俊杰、周杰伦这些后起之秀横空出世,占据了许多人的青春。
不过早期的前辈年已大一开始退场,周杰伦等人也少有作品,而新一代也没有孕育出扛得起大旗的。让华语乐坛跌落神坛的,有着许多因素,其中时代的因素成为关键。
30年河东30年河西
在早前,还处于网络不发达的时代,音乐人想要发行唱片,在此之前不仅需要付出大量资金成本制作专辑,还要花费时间成本宣传,每张专辑中的每一首单曲,都是音乐人呕心理所精心所致,所以才生产出如此之多脍炙人口的单曲。
而到现在互联网飞速的发展,用户之间的传播速度也今非昔比,也正是如此,众多不入流的音乐人出现,我们听到了许多野路子的音乐,并且这些野路子的音乐非常“火爆”,但这些歌曲都有一个特点,音乐旋律借鉴其他的歌曲。歌词生搬硬套,强行押韵。
再配上轻快的节奏后变成一首首“好歌”,这曾被汪峰称之为“口水歌”。这些“口水歌”各大短视频相传,就比如有句歌词:“让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这首歌在某音乐平台竟然有着上百万的评论。这样的歌曲实在太多,就不一一举例。
为什么现在的歌曲听着非常相似?如今90%的流行音乐都用一种和弦套路,1645、1563251、14536251等等。不懂音乐的可能一头雾水,但学过音乐的都知道,这个套路下的旋律都不难听,所以导致许多歌曲的旋律无比相似。
从周杰伦等国风音乐人的巅峰逝去后,国内的音乐风格犹如脱离了轨道,自打韩流进入国内市场后,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崇拜,并且如今许多年轻歌手的音乐风格也都以韩国的唱跳为主。
属于我们自己的国风音乐得不到大力宣传,韩国的唱跳却受到许多综艺的大力支持,如《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创造101》等等,这些节目都是以唱跳的形式。并且歌好不好不重要,只要唱歌的人有颜值就行。
音乐市场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
许多歌手把自己的精力不放在创作,而热衷于参加各类综艺,出演电影,当节目嘉宾。虽然说歌手利用各种曝光的方式宣传自己,这无可厚非的。不过这说明了一个现象音乐市场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如许嵩这般的不想被娱乐圈娱乐的音乐人少之又少。
虽然说,当时处于黄金期香港娱乐圈的现状和现在相似,歌手同样热衷于参加综艺节目,并且歌手发布的许多单曲都以翻唱韩国、日本歌曲为主。
但总体来说那时候比现在要强上许多,那时候偶李宗盛和罗大佑培养了许多人才济济的歌手。而且有着四大天王,虽然四大天王是以商业模式为主推出的,但也不缺经典名作。
而如今的乐坛也就只有薛之谦、华晨宇、李荣浩等歌手能撑得起门面,但很难再创当年的辉煌。
并且还有着这样的现象,现在流量横行的娱乐圈,流量明星随意制作的歌曲都能大卖,就如“归国四子”,他们的专辑动辄销量百万,随随便便就上榜单。
音乐榜榜单之上的歌曲几乎都是流量明星的作品,而这些歌曲也都是粉丝刷上去的,这些粉丝不追求这些歌曲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只是单纯追求这些小鲜肉的颜值。这会造成一种现象,真正有实力的歌手被埋没,而拿不出代表作的小鲜肉却活跃在人们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