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的活动年表
1914年6月27日,农历甲寅年闰五月初五日:1914年6月27日
日吉祥园演出
1916年2月27日,农历丙辰年正月廿五日:1916年2月27日广和楼演出 1916年7月30日,农历丙辰年七月初一日:1916年7月30日广和楼演出
1917年,农历丁巳年:欧阳予倩、贯大元、马连良联袂赴汉口演出
1917年3月2日,农历丁巳年二月初九日:马连良、李连贞、赵连华、宴连恭、赵连成、陈连洪、高连登、李连英满科
1918年,农历戊午年:富连成社首演全本《取南郡》
1918年10月1日,农历戊午年八月廿七日:1918年10月1日广和楼演出
1918年12月16日,农历戊午年十一月十四日:马连良首演《胭脂褶》
1919年5月9日,农历己未年四月初十日:1919年5月9日广和楼演出
1919年7月13日,农历己未年六月十六日:马连良首演《白蟒台》
1919年8月3日,农历己未年七月初八日:1919年8月3日广和楼演出
1919年10月8日,农历己未年八月十五日:1919年10月8日广和楼演出
1919年11月21日,农历己未年九月廿九日:马连良首演《骂王朗》
1919年11月27日,农历己未年十月初六日:马连良首演《云台观》 »
1920年3月9日,农历庚申年正月十九日:马连良首演《三字经》
1920年8月14日,农历庚申年七月初一日:1920年8月14日广和楼演出 »
1920年9月13日,农历庚申年八月初二日:北京梨园公益总会十六省水灾急赈义务戏 »
1921年12月10日,农历辛酉年十一月十二日:1921年12月10日广和楼演出 »
1922年,农历辛酉年:马连良搭沈华轩的临时班 »
1922年,农历壬戌年:马连良搭尚小云的玉华社 »
1922年1月24日,农历辛酉年十二月廿七日:北京城南游艺园1922年1月24日演出 »
1922年7月26日,农历壬戌年六月初三日:庆乐园1922年7月26日演出 »
1922年12月16日,农历壬戌年十月廿八日:中和园1922年12月16日演出 »
1922年12月23日,农历壬戌年十一月初六日:中和园1922年12月
23日演出 »
1923年,农历癸亥年:尚小云、马连良参加双庆社 »
1923年1月10日,农历壬戌年十一月廿四日:中和园1923年1月10日演出 »
1923年1月14日,农历壬戌年十一月廿八日:中和园1923年1月14日演出 »
1923年1月31日,农历壬戌年十二月十五日:中和园1923年1月31日演出 »
1923年8月15日,农历癸亥年七月初四日:广德楼1923年8月15日演出 »
1923年9月7日,农历癸亥年七月廿七日:广德楼1923年9月7日演出
1923年10月2日,农历癸亥年八月廿二日:庆祝端康皇贵太妃五十整寿演出 »
1923年10月17日,农历癸亥年九月初八日:广德楼1923年10月17日演出 »
1923年12月7日,农历癸亥年十月三十日:尚小云首演《红绡》 »
1924年,农历甲子年:马连良搭朱琴心的和胜社 »
1924年1月20日,农历癸亥年十二月十五日:广德楼1924年1月20日演出 »
1924年1月25日,农历癸亥年十二月二十日:尚小云首演《张敞画眉》 »
1924年9月13日,农历甲子年八月十五日:马连良搭和胜社后首次演出 »
1924年11月20日,农历甲子年十月廿四日:华乐园改建完成首日演出
1924年11月24日,农历甲子年十月廿八日:1924年11月24日华乐园演出 »
1924年11月30日,农历甲子年十一月初四日:1924年11月30日华乐园演出 »
1924年12月13日,农历甲子年十一月十七日:1924年12月13日华乐园演出 »
1924年12月20日,农历甲子年十一月廿四日:1924年12月20日华乐园演出 »
1925年,农历乙丑年:马连良搭尚小云的协庆社 »
1925年,农历乙丑年,年底:第一舞台1925年年底窝窝头大义务戏 »
1925年2月7日,农历乙丑年正月十五日:1925年2月7日华乐园演出 »
1925年2月8日,农历乙丑年正月十六日:马连良首演《广太庄》 »
1925年2月28日,农历乙丑年二月初六日:1925年2月28日华乐园演出 »
1925年3月20日,农历乙丑年二月廿六日:朱琴心首演《无双》 »
1925年4月4日,农历乙丑年三月十二日:马连良首演《化外奇缘》 »1925年5月29日,农历乙丑年闰四月初八日:马连良首演《流言计》 »
1925年6月7日,农历乙丑年闰四月十七日:1925年6月7日华乐园演出 »
1925年7月,农历乙丑年:中国红十字会天津分会举办救济陕甘两省难民义务戏 »
1925年12月17日,农历乙丑年十一月初二日,晚:1925年12月17日三庆园演出
1925年12月20日,农历乙丑年十一月初五日:1925年12月20日三庆园演出
1926年,农历丙寅年:马连良搭朱琴心的协合社
1926年1月28日,农历乙丑年十二月十五日:1926年1月28日吉祥园演出
1926年2月23日,农历丙寅年正月十一日:马连良首演《玉镯记》
1926年5月28日,农历丙寅年四月十七日:1926年5月28日吉祥园演出
1926年11月27日,农历丙寅年十月廿三日:1926年11月27日开明戏院演出
1926年11月28日,农历丙寅年十月廿四日:1926年11月28日开明戏院演出
1926年12月15日,农历丙寅年十一月十一日:1926年12月15日开明戏院演出
1926年12月20日,农历丙寅年十一月十六日:朱琴心首演《玉镯记》 »
1927年,农历丁卯年:马连良代朱琴心挂头牌演出 »
1927年1月6日,农历丙寅年十二月初三日:朱琴心首演《秋灯泪》 »
1927年1月20日,农历丙寅年十二月十七日:朱琴心首演《关盼盼》 »
1927年2月,农历丁卯年:周信芳与马连良在上海联袂合作 »
1927年2月6日,农历丁卯年正月初五日:马连良首演《青梅煮
酒论英雄》 »
1927年6月9日,农历丁卯年五月初十日:马连良首次挑班 »
1927年6月26日,农历丁卯年五月廿七日:马连良首演《武乡侯》 »
1927年11月3日,农历丁卯年十月初十日:马连良首演《战宛城》 »
1927年11月10日,农历丁卯年九月十五日:马连良首演《焚绵山》 »
1927年12月4日,农历丁卯年十一月十一日:马连良首演全本《火牛阵》 »
1928年1月8日,农历丁卯年十二月十六日:马连良首演《鸿门宴》 »
1928年1月13日,农历丁卯年十二月廿一日:1928年1月13日第一舞台演出 »
1928年2月23日,农历戊辰年二月初三日:马连良首演《临江馆》 »
1928年3月1日,农历戊辰年二月初十日:马连良首演全本《浣花溪》 »
1928年3月18日,农历戊辰年二月廿七日:马连良首演《范仲禹》 »
1928年8月25日,农历戊辰年七月十一日:1928年8月25日中和戏院演出
1928年8月26日,农历戊辰年七月十二日:马连良首演《清风亭》
1928年12月8日,农历戊辰年十月廿七日:马连良首演《三顾茅庐》 1929年3月24日,农历己巳年二月十四日:马连良首演全本《天启传》
1929年4月,农历己巳年:1929年第一舞台夜戏山西赈灾会募款义演
1929年9月4日,农历己巳年八月初二日:扶春社改组为扶荣社
1929年9月29日,农历己巳年八月廿七日:马连良首演《许田射鹿》
1929年12月17日,农历己巳年十一月十七日:马连良在开明灌制七张唱片
1930年,农历庚午年:马连良组扶风社
1930年3月23日,农历庚午年二月廿四日:马连良首演《要离刺庆忌》
1930年3月29日,农历庚午年二月三十日:1930年3月29日中和戏院演出
1930年5月4日,农历庚午年四月初六日:1930年5月4日天津中原大剧场演出
1930年6月1日,农历庚午年五月初五日:马连良在开明灌制唱片首批发行
1930年9月8日,农历庚午年七月十六日:马连良在开明灌制唱片二批发行 1930年9月26日,农历庚午年八月初五日:扶风社首次演出
1930年10月12日,农历庚午年八月廿一日:马连良首演《安居平五路》
1930年12月21日,农历庚午年十一月初二日:马连良、梅兰芳合演《法门寺》
1930年12月22日,农历庚午年十一月初三日:马连良、梅兰芳合演《探母回令》
1931年,农历辛未年:第一舞台为江西水灾举办筹款赈灾义务戏 »
1931年1月21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初三日:梅兰芳、马连良在百代公司灌录唱片
1931年1月21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初三日:马连良在开明灌制唱片三批发行
1931年1月23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初五日:1931年上海荣记大舞台马连良、杨小楼、新艳秋合作戏第一天
1931年1月24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初六日:1931年上海荣记大舞台马连良、杨小楼、新艳秋合作戏第二天
1931年1月25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初七日:1931年上海荣记大舞台马连良、杨小楼、新艳秋合作戏第三天
1931年1月28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初十日:1931年上海荣记大舞台马连良、杨小楼、新艳秋合作戏第六天
1931年2月1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十四日:1931年上海荣记大舞台马连良、杨小楼、新艳秋合作戏第十天
1931年2月3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十六日:1931年上海荣记大舞台马连良、杨小楼、新艳秋合作戏第十二天
1931年2月6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十九日:1931年上海荣记大舞台马连良、杨小楼、新艳秋合作戏第十五天
1931年2月7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二十日:马连良在百代公司灌录唱片
1931年2月8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廿一日:1931年上海荣记大舞台马连良、杨小楼、新艳秋合作戏第十七天
1931年2月10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廿三日:1931年上海荣记大舞台马连良、杨小楼、新艳秋合作戏第十九天
1931年2月12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廿五日:1931年上海荣记大舞台马连良、杨小楼、新艳秋合作戏第二十一天
1931年4月30日,农历辛未年三月十三日:马连良首演《取荥阳》
1931年5月17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初一日:马连良首演全本《辕门斩子》
1931年5月23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初七日:马连良首演《苏武牧羊》
1931年6月9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四日,15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一天
1931年6月10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五日,12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二天
1931年6月11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六日,12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三天
1932年6月22日,农历壬申年五月十九日:马连良首演《假金牌》
1933年4月13日,农历癸酉年三月十九日:马连良与周信芳在天津联袂合作
1934年1月25日,农历癸酉年十二月十一日:马连良二次赴武汉演出第一天
1934年1月26日,农历癸酉年十二月十二日:马连良二次赴武汉演出第二天
1934年1月27日,农历癸酉年十二月十三日:马连良二次赴武汉演出第三天
1934年2月7日,农历癸酉年十二月廿四日:马连良二次赴武汉演出最后一天
1934年12月24日,农历甲戌年十一月十八日:杨宝忠首次为马连良操琴
1936年8月21日,农历丙子年七月初五日:马连良首演《胭脂宝褶》
1936年9月19日,农历丙子年八月初四日:马连良净化改革京剧舞台
1936年11月13日,农历丙子年九月三十日,晚:梅兰芳为天津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公演冬赈义务戏第二场
1937年,农历丁丑年:《戏剧旬刊》评须生“四杰”
1938年,农历戊寅年:时慧宝末次赴沪演出
1938年2月27日,农历戊寅年正月廿八日:杨小楼送圣仪式
1939年2月14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廿六日:1939年同义会济贫义务戏第二天
1939年11月,农历己卯年:赵炳啸拜金少山为师
1940年,农历庚辰年:扶风社1940年赴天津演出 »
1940年1月22日,农历己卯年十二月十四日:新民会贫民救济义务戏
1942年10月12日,农历壬午年九月初三日:扶风社至新京演出
1945年10月,农历乙酉年:马连良1945年赴沪演出
1945年10月31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廿六日:庆祝蒋主席六秩华诞国剧大公演
1945年12月,农历乙酉年:北京各界庆祝抗战胜利假怀仁堂演出堂会戏
1946年6月20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廿一日:1946年6月20日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1946年6月21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廿二日:1946年6月21日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1946年6月22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廿三日:1946年6月22日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1947年9月12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廿八日:为陕西水灾义演暨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十天
1950年7月,农历庚寅年:杨宝森赴香港演出
1951年,农历辛卯年:上海京剧界为捐献飞机大炮第一次义演
1951年4月,农历辛卯年:上海京剧界为捐献飞机大炮第三次义演
1951年9月,农历辛卯年:中南实验京剧团成立
1951年10月1日,农历辛卯年九月初一日:马连良秘密返回内地
1951年11月,农历辛卯年:高维廉任中南实验京剧团团长
1953年10月4日,农历癸巳年八月廿七日: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赴朝
1954年5月,农历甲午年:梅、程、马、杨竞演上海
1955年,农历甲午年,年初:1955年初怀仁堂京剧演出
1955年12月,农历乙未年:北京京剧团成立
1956年,农历丙申年:京剧电影《群英会》、《借东风》开拍
1956年3月10日,农历丙申年正月廿八日:北京京剧团1956年赴上海演出
1956年9月1日,农历丙申年七月廿七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一天
1956年9月2日,农历丙申年七月廿八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二天
1956年9月3日,农历丙申年七月廿九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三天
1956年9月4日,农历丙申年七月三十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四天
1956年11月,农历丙申年:张君秋加盟北京京剧团
1956年12月25日,农历丙申年十一月廿四日:马连良向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递交入盟申请表
1956年12月27日,农历丙申年十一月廿六日:马连良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7年1月2日,农历丙申年十二月初二日:北京京剧团合团纪念演出举行
1957年5月14日,农历丁酉年四月十五日:北京京剧团1957年赴上海演出
1959年4月29日,农历己亥年三月廿二日:北京市文艺界抗议帝国主义和印度扩张主义分子干涉我国西藏问题座谈会举办
1959年6月3日,农历己亥年四月廿七日:马连良收梁益鸣为徒
1959年8月2日,农历己亥年六月廿八日:北京劳动剧场1959年8月2日演出
1960年,农历庚子年:北京京剧团首演《海瑞罢官》
1961年2月13日,农历庚子年十二月廿八日,晚:北京京剧团举行春节联欢晚会
1961年8月10日,农历辛丑年六月廿九日:梅兰芳公祭举行
1961年11月22日,农历辛丑年十月十五日:北京京剧团1961年集体拜师仪式举行
1962年,农历壬寅年:马连良任北京戏校校长
1962年1月15日,农历庚子年十一月廿九日:侯喜瑞收赵志远为徒
1962年3月1日,农历壬寅年正月廿五日:高盛麟1962年赴京交流演出组抵京
1962年3月6日,农历壬寅年二月初一日:高盛麟1962年赴京交流演出首演 1962年3月28日,农历壬寅年二月廿三日,上午:高盛麟收杨少春为徒
1962年8月8日,农历壬寅年七月初九日:北京举办梅兰芳逝世一周年纪念演出第一场
1963年,农历癸卯年,秋:京剧影片《秦香莲》开拍
1963年4月1日,农历癸卯年三月初八日:马连良收申凤梅为徒
1963年4月4日,农历癸卯年三月十一日:曲剧《夺印》的剧本移植、改编、表导演和音乐问题座谈会举行
1963年4月26日,农历癸卯年四月初三日:北京京剧团1963年赴香港演出
1963年6月27日,农历癸卯年五月初七日:北京京剧团赴澳门演出
1964年7月9日,农历甲辰年六月初一日:北京京剧团观摩宁夏京剧团《杜鹃山》座谈会举行
1966年6月4日,农历丙午年四月十六日:马连良最后一次演出
1966年6月5日,农历丙午年四月十七日,上午:首张针对马连良的大字报贴出
马连良的介绍
马连良(1901年2月28日 - 1966年12月16日),回名尤素福,原籍陕西扶风,生于北京,字温如。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四进士》、《失空斩》等。父马西园与著名京剧演员谭小培熟识,三叔马昆山在上海唱戏,受家庭的熏陶,使马连良从小热爱京剧艺术。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23岁自行组班,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20世纪,他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1931年马连良在天津与周信芳同台演出,因他们技艺精湛,各具风采,被誉为“南麒北马”。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主演《海瑞罢官》而被迫害致死。
马连良的个人遭遇
马连良父亲马西园的朋友张子文,要建私立奉天文化学校(后改为回民中学)。马连良是回族,加之父亲的关系,他义不容辞地赴奉天参加义演,为张子文筹办的奉天文化学校募集资金。时值日伪时期,由于东北三省沦陷,遭到日军占领,出关和入关都要《出国证》、《入国证》,马连良要想出关并不容易。于是,张子文找到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滨田办理《出国证》,滨田起初并不同意,后又提出以马连良为团长,组建华北文化使节团,来“满洲国”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很显然,这是个阴谋,由于时间紧迫,张子文当时并没有考虑过多就同意了。
日本人听说了马连良赴奉天演出的事,非常高兴,并马上下令通知马连良于3月1日前赶到新京,以华北使节团的名义参加纪念“满洲国”十周年的演出。马连良半生演忠孝节义爱国戏,此时却要违背良心去给日本人祝贺演出,这是他和张子文事先并没有料到的。于是,他以配角不齐等各种理由搪塞,一再拖延时间。直至错过了3月1日,拖延了整整半年的时间。
1942年10月下旬,马连良率领扶风社青衣李玉茹、丑角马富禄、花脸刘连容、小生叶盛兰、武生黄元庆等40余人,以“华北文化使节团”的名义前往奉天。随后,在东北大戏院和中央大戏院演出了10天,共10场戏。演出的剧目有《龙凤呈祥》、《群英会》、《十老安刘》等,场场爆满,每天的票房收入高达几万元,最后将义演全部收入25万元,都捐给了张子文创办的奉天私立文化学校。演出结束后,马连良回到北平后,得知办学资金仍有缺口,又捐出10万元。 北京市档案馆保存的马连良被诬陷为汉奸案的档案里记录了这一事件的经过。
1946年7月15日,北平市警察局以马连良1942年曾经“赴伪满演唱庆祝戏”为名要逮捕马连良,并派人前往位于辟才胡同内宽街13号——马连良的寓所。这时,他们才发现该处已经于7月7日就被北平高等法院检察处查封。马连良的另一处房产——崇外豆腐巷路北7号(1965年后的豆谷胡同13号,现已经拆迁,胡同原址现为新怡家园)也被北平高等法院检察处查封。马连良已于4个月前离开北平。当北平市警察局发现马连良已经离开北平后,1946年7月17日,北平市警察局内五区警察分局长张英年签发第3270号《密通令》:
“案准河北高等法院检察处法字第577号密函略以逆伶马连良赴伪满演唱庆祝戏时,系由万子和率领前往。该万子和有重大罪嫌,嘱将其逮捕送办……”
7月20日,北平市警察局派员,又以马连良赴伪满演出是由万子和率队为名,去万子和家查缉万子和。到万子和家后也扑了个空。后来发现万子和也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于是,借口找万子和有急事,向他的儿子万小甫讯问。原来,万子和由于提前得知他与马连良因赴东北演出被人控告的事,已经于一周前去往上海找马连良商量对策。万子和是华乐戏院的老板,也是马连良多年的合作伙伴。马连良于1930年创办扶风社后,开始广揽贤才。为了能够让戏班有自己的演出场所,他和富商萧振川、华乐戏院老板万子和一起创办了新新大戏院。日伪时期,马连良受到敌伪压迫,这所戏园也被胁迫卖出,新中国成立后,新新大戏院改为首都电影院。
1947年8月初,马连良被保外就医后回到北平。这期间,由于抑郁成疾,他在家中养病。此时,国民党接收官员闻讯也来到马连良家中,以帮忙托人办案为由,张口要钱。马连良倾家荡产,变卖所有值钱的东西,但还不够,还欠下一身的债务。
接收大员为马连良罗织的罪名,最终也没有能成立。因为国民党办案人员查无实据,实在查不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曾向东北派出过官方使节团,于是最终不予起诉,直至1947年8月16日,马连良被诬告事件才真相大白。随后,马连良一连在北平义演20余场,场场爆满。
为偿还债务,从1947年9月至12月,马连良在上海开始参加“还债演出之旅”。马连良的戏在上海演出非常成功。
一场子虚乌有的汉奸案,让马连良倾家荡产,也让他对国民党伤透了心。面对家中负债累累的情况,别无选择,马连良只好拼命地唱戏挣钱养家。债务还清后,马连良从上海去了香港,一去就是三年。
195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他才从香港回到北京,与家人团圆。 马连良在舞台上塑造的海瑞形象特别成功,除了精湛的表演艺术外,还因为是正直的艺术家。他热爱海瑞,是用赤诚的心来拥抱角色,人们看到的是个活海瑞。可以说《海瑞罢官》是马连良在晚年推出的极具光彩的巅峰之作。
然而,政治斗争风云变幻,谁能料到,这两个海瑞戏竟成为“文革”首先开刀的对象!心怀叵测的江青早就对《海瑞罢官》虎视眈眈。
1964年下半年,她找北京的评论家批判《海瑞罢官》,人家没同意。1965年2月,江青来到上海,在柯庆施的支持下,与张春桥共同策划,由姚文元执笔炮制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活动非常秘密。文章写好后,送给毛泽东审阅。此时毛泽东正在酝酿发动一场重大的政治运动,对文章表示了肯定,意图从北京市委打开缺口。
这样,1965年11月11日《文汇报》发表了署名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首先向《海瑞罢官》发难。文章一开始就给《海瑞罢官》下了政治结论,说它“不是芬芳的香花而是一株毒草”。接着分“《海瑞罢官》是怎样塑造海瑞的?”、“一个假海瑞”、“《海瑞罢官》宣扬了什么?”、“《海瑞罢官》要人们学习什么东西?”四个小标题进行了牵强附会、强词夺理的“分析批判”。
文章指责作者塑造“假海瑞”目的是宣扬“地主资产阶级国家观”、“阶级调和论”、“美化作为地主阶级专政工具的清官和法律”。剧中写了“退田”,就是要人民公社向地主退田,就是搞复辟,刮单干风;剧中写了“平冤狱”,就是要为地主、资产阶级翻案;剧中歌颂海瑞刚直不阿,就是反对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这篇黑文一出,一场批判《海瑞罢官》的运动随之而起。
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同陈伯达等人谈话,在肯定姚文元文章的同时,指出:但是没有打中要害。他说:“《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毛泽东的这番话使已经掀起的批判《海瑞罢官》的运动更加升温,完全从学术问题转向政治问题,调子也越来越高,从刮单干风到替庐山会议上罢了官的彭德怀鸣冤叫屈,一直到骂皇帝就是骂毛主席。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就此拉开了序幕。
文章诬称1960年演出的《海瑞罢官》支持单干风、翻案风,然而批单干风、翻案风,那是1962年的事了。
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完全是“四人帮”为了政治斗争需要所制造出来的一起冤案。在这场冤案中,吴晗、周信芳、马连良、许思言以及一批领导干部、著名艺术家被牵扯了进去,被打成黑帮、反革命、牛鬼蛇神等等。
马连良从1966年8月开始,家庭遭到洗劫,自己被囚禁,家属遭株连。在半年多时间里,马连良在精神上、肉体上受尽侮辱与折磨,忧愤成疾,于1966年12月16日含冤去世,终年只有66岁。马连良原是回族,按照伊斯兰教风习应予土葬,但当时造反派却强迫将他火化了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马连良得到平反昭雪。《海瑞罢官》的冤案也得到平反。这个戏还由北京京剧院重新搬上舞台,焕发出了璀璨的光彩!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的马连良简介
马连良(1901.2.28 - 1966.12.16),生于北京,字温如,京剧老生,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拿手戏目有《借东风》,《甘露寺》,《青风亭》等。 父马西园与著名京剧演员谭小培熟识。家庭的熏陶,使马连良从小热爱京剧艺术。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23岁自行组班,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20世纪,马连良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1931年马连良在天津与周信芳同台演出,因他们技艺精湛,各具风采,被誉为“南麒北马”。
京剧《甘露寺: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的唱词是什么?
京剧《甘露寺: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的唱词是: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老臣与主说从头。
刘备本是靖王的后。
汉帝玄孙一脉留。
他有个二弟。
汉寿亭侯。
青龙偃月神鬼皆愁,
白马坡前诛文丑。
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
他三弟翼德威风有。
丈八蛇矛惯取咽喉,
鞭打督邮他气冲牛斗。
虎牢关前战温侯,
当阳桥前一声吼。
喝断了桥梁水倒流。
他四弟子龙常山将。
盖世英雄冠九州,
长坂坡救阿斗。
杀得曹兵个个愁。
这一班武将哪个有?
还有诸葛用计谋。
你杀刘备不要紧。
他弟兄闻知怎肯罢休!
若是兴兵来争斗。
曹操坐把渔利收。
我扭转回身奏太后。
将计就计结鸾俦。
一、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取自京剧《龙凤呈祥》中《甘露寺》一折,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孙权为得荆州,同周瑜定下美人计,诓刘备过江招亲。吴国太设宴在甘露寺面相刘备,旁有孙权、贾华暗中作梗,幸得国老乔玄从中周旋,为刘备说好话,使得国太进孙尚香配与刘备。
乔玄的大段唱功《劝千岁》为本出戏的高潮部分,已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的演出堪称经典。
二、马连良简介
马连良(1901.2.28 - 1966.12.16),生于北京,字温如,京剧老生,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
拿手戏目有《借东风》,《甘露寺》,《青风亭》等。 父马西园与著名京剧演员谭小培熟识。家庭的熏陶,使马连良从小热爱京剧艺术。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23岁自行组班,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
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20世纪,马连良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1931年马连良在天津与周信芳同台演出,因他们技艺精湛,各具风采,被誉为“南麒北马”。
三、专辑信息
名称: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甘露寺)
演唱:马连良
四、京剧简介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