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调查站

李白写峨眉山月歌的月是什么样的

作者:337调查站2023-06-03 16:30:19

峨眉山月歌中月的意象

“月”的意象:愁苦悲凉、营造意境、传达感情。这个“月”字熔铸了诗人自己的人格和情趣,既体现了民族文化审美特征的共性,又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峨眉山月歌》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 扩展资料 原文:《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但凡天才都是孤独的。李白渴望功名,却仕途坎坷,他追求自由却备受压抑,他向往人格平等,却在森严的社会等级中举步维艰,但诗人那种在盛唐精神熏

峨眉山月半轮秋描写的是什么月

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007-5-17 17:43:38 心情: 天气: 温度: ℃ ——李白《峨眉山月歌》赏析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李白二十六岁(726)初离蜀地时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着诗人远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的意象

意象:《峨眉山月歌》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

相关原文: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扩展资料

《峨眉山月歌》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当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穿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峨眉山月歌

初三科学复习题: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写的月亮是什么月相?

答案B. 半轮秋指上弦月或下弦月。夜发清溪,指次日拂晓从清溪出发。思君不见,君指月,联系上下句,拂晓月亮已经下山不见了,那是上弦月。上弦月将在24点下山。

“峨眉山月半轮秋”里的月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

李白《峨眉山月歌》誉满千秋,其解释则迄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依据《毛诗正义》等文献,第一次提出诗中“半轮”指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每月初七、八中午月出,月相呈为半圆,入夜月在中天,午夜月落,诗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又言“夜(后半夜)发清溪”、“思君(月)不见”,是上半夜见半圆月而后半夜不见,正是上弦月。并依据宋黄鹤《补注杜诗》等文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确定青溪驿在犍为县。全诗言舟行经平羌江到嘉州宿,已经入夜,一路上上弦月伴随人行,次日拂晓前从嘉州出发,到清溪宿,再次日拂晓前从清溪出发,出发时上弦月早已月落,虽不见月而念念不忘月。由李白此诗可见,飘逸、神韵、浪漫与写实,在诗歌中可以融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