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调查站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中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有哪些

作者:337调查站2024-09-18 16:30:08

从心理学品德矫正方面谈谈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对不良学生的措施

因为受到小时成长环境或家长的影响,他们品德本身就有问题,再加上教养院院长错误的教育方法,使他们问题更加严重。马修用他特殊的教育方法,如:与他们游戏,想办法了解他们,对他们的宽容,为孩子着想。影响并感化了所有的学生包括老师(院长除外),导致了学生品德的变化。

观《放牛班的春天》电影有感?

导语:一部《放牛班的春天》,用一个平凡小人物的事迹向人们讲述了教育的真谛,一个落魄的音乐教师因为自己的“一念执着”,用音乐救赎了一群在边缘的青少年。下面是观《放牛班的春天》电影有感,欢迎参考。
篇一:观《放牛班的春天》电影有感
看完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后,我非常感动,音乐家马修用自己的爱心和优美的音乐影响着孩子们并改变他们,影片结束时,马修被学校解雇了,但是当他看到孩子们离别时的祝福时,他觉得非常幸福。
影片中的那所学校被称作“池塘之底”,因为学校里都是些问题学生,马修代替了以前被学生打伤的学监。当他上课的时候,学生们故意作弄他,他却在校长到来时袒护学生们,这也许就是他走进学生心灵的第一步。
马修渐渐发现孩子们的音乐天赋,并组建了一个音乐团,想用音乐来影响孩子们。后来,转校生蒙丹来到了学校,他的性格非常恶劣,最后还一把火烧了学校,那一天马修正好带孩子们在山上玩,可是说是马修救了孩子们,可是校长却认为是马修的失职导致学校被烧,于是辞退了马修。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让我感动:小男孩佩皮诺的父母都去世了,可是他依然在每个星期六在校门口等待他的父亲来接他。在马修离开学校的那一天(正好也是星期六)佩皮诺也拿着行李要和他一起走,原来他已经把马修当作父亲了。
影片中的校长是一个令人讨厌的,残酷的,两面派的人,他制定了残酷的“行动——反应”原则,他把学生都当作囚犯来处罚,他体罚学生,当马修的合唱团受到大家的赞赏时,他也同意合唱团继续下去。但是当他的钱被偷了的时候,他立刻要求解散合唱团,可以说,“池塘之底”就是他一手造成的,那些“问题学生”也是在他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堕落。
这部电影带给我感动。马修是一位伯乐,他能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并挖掘出他们的潜能。环境能改变一个人,马修用爱和音乐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使孩子们的心里都充满爱,即使他离开了学校,他也不会遗憾,因为他把爱和希望留给了孩子们。也许,马修的到来,就是放牛班的春天吧!
篇二:观《放牛班的春天》电影有感
我一直相信凡事都有两面性,而且好的一面,绝对比坏的一面大得多。
在这所行为偏差的青少年补助院,有着一群叛逆的少年,他们有的失去父母成为孤儿被遗弃在这里,有的品行恶劣遭公立学校屡屡开除,无处可去来到这里,总之,他们是大人眼中的坏小孩,是无可救药的。
在马修老师到来之前,可以说是没有人爱他们。既无能又坏心肠的校长根本无视孩子的的感受,“出错,惩罚”在他看来是那么简单。可是这样残酷的规矩并没有让孩子们乖乖听话,而是培养了他们的逆反心理,让他们越发叛逆。
马修的温柔和肯定让孩子们逐渐有所改变,并在他们干枯的心灵原野上播下种子,使它们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孩子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在观影前,我以为这是一部爱情片,会是一个淳朴的牧童找到了幸福。结果与我想象的大有偏差。放牛班,其实与放牛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群问题少年改过自新的心路历程。春天意为一切从新的蜕变。
第一,取消集体处罚;第二,让我自己处罚犯错的人;第三,请让我保留他的姓名。这是麦神父受伤事件后马修向院长提出的新规矩。这五一不体现了马修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和对他们自尊心的保护,是院长从来不放在心上的——对幼小心灵的人性关怀。
孩子看似叛逆无理令人头痛,但这是他们对严厉管制的反抗和对自己的保护。但马修对事情的处理与其他老师大不相同,没有不由分说的将犯事的学生单独关进禁闭室,而是给他们辩解和改过的机会。
在无意中他发现,这群捣蛋鬼在唱歌嘲讽他,但他注意的并不是歌词的内容,而是这群孩子歌唱的不好却又非常爱唱,还有几个嗓音不错了。他发现,这些孩子并不是真的无药可救。他决定组建合唱团,他用音乐启发孩子的潜能,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他们冰冷已久的心灵。
这是一则温暖的故事。直击人们心中最为柔软的一处。
马修对孩子来说,既是良师也是益友。领回迷失的羔羊,引孩子们走向正途。
篇三:观《放牛班的春天》电影有感
我第一次接触这部影片,只是听了其中的演唱片段。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被清澈,婉转的天籁童声合唱吸引,找了许多孩子们演出的视频观看,于是产生了观看整部影片的欲望。看完电影,不禁泪流满面。一部成人与孩子的感情故事,用音乐作媒介,最终产生了不可思议的`效果:一个灵魂影响了另一个灵魂。
影片了一位教师马修,到一所名叫“池塘底部”的学校做学监,这所学校收容了一群被放弃的孩子,被社会与大众不看好,被遗忘,深沉在这样一个远离城市的破旧小校园中,生活极其简单,所有任教教师都是男性,把他们当成了“囚犯”,用高压又极端的手段管理:行动-反应。忽略了他们还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需要被爱,而马修的出现改变了这些孩子的生活与命运。
他用爱包容所有的孩子。面对打伤老师的乐格科,马修选择让肇事者乐格科去照顾被自己打伤的马桑老师,亲眼看到老师的伤势严重,孩子意识到了自己只是想“娱乐”一下的无意之举对老师造成了巨大伤害,学会了认错与承担。在马桑由于病情恶化被抬去医院的瞬间,孩子问马修:他会死吗?这时马修的回答,显示了一位家长级别教师的素质:“不会的,会好的。”他像万千父母一样,不想伤害孩子孱弱的心灵,即使是犯错的孩子。他帮助孟丹隐瞒夜晚偷吃食物的事情,制止校长体罚学生的恶行,帮助莫杭治重回母亲的怀抱,他总是刻意的帮助隐瞒他们的错误,自己承担下来,这些善举化解了这群长期被“冰冻”起来的孩子。他们发现马修与其他老师不同,从善意的角度看待孩子,从正面出发,而不是把孩子想象成是故意做坏事的恶人。马修被孩子们接受。
偶然的机会,马修发现孩子们会唱歌,决定要训练他们成为一流的合唱团,这个“念头”促使马修组建了一只秘密的合唱团,开始艰难的秘密的保持训练。马修开始组织孩子们练习节奏和简单的歌曲,这些简单的歌曲都是为他们写的,而孩子们参差不齐的音色、音高和音准让人头疼,排练遇到难题。马修针对孩子们声音的情况写了许多练声曲,从音乐角度讲,他的创作充满童趣,日日夜夜与孩子们相守在一起,他比任何人都了解怎样训练“童声”。年复一年,因为马修“执着”的训练,孩子们学会了唱歌,声音变得和谐,自然圆润。池塘底部的合唱团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童声合唱团,并得到伯爵夫人的肯定。同时,孩子们性格也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每天的音乐训练让人心生美好,合唱让他们变回原本单纯,可爱的孩子,孩子们在这个牢笼中终于享受到了童年应有的乐趣。谁也没有想到,马修老师的一念执着,最终改变了这群孩子的人生与命运。
影片中出现的四首合唱作品是《海面上的清风(Caresse sur l'océan)》《哦,黑夜(Hymne a la nuit)》《眺望你的旅途(Vois sur ton chemin)》《风筝(Cerf-volant) 》,这四首合唱作品有的风格类似圣诞歌曲,有的类似唱诗班弥撒,有的又像情真意切的情歌,贯穿在影片中与剧情相得益彰。同时在艺术境界上,这四首作品也已经达到至高的水准,电影播出后,成为众多世界顶尖合唱团演唱的作品,流传至今。正是音乐打破了人与人之间误解与尴尬,让心与心的距离无限拉近。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真正含义吧,想起我曾经看到过一段话,说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我看过的另外一部音乐电影《海上钢琴师》,那也是一部用音乐叙事的电影。不同之处在于,那部电影的主人公钢琴师1900终生以音乐为生,不善言辞的性格,恰巧符合了音乐电影的特性。主人公是钢琴师,他的爱情,友情,一生经历,许多不能说出口的话语都是用钢琴来表达。钢琴师1900已经是音乐的化身,他甚至不允许他的音乐被记录、被带走,不下船去追寻追寻音乐家之梦、甚至改变世界乐坛,他不屑于拿他的音乐换取功名利禄,不希望与全世界分享,他的音乐只在那艘船上,他的音乐只属于他自己。而《放牛班的春天》用音乐作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手段,出现的时间与作用不同,音乐帮助电影将“人性” 刻画的栩栩如生。
一部《放牛班的春天》,用一个平凡小人物的事迹向人们讲述了教育的真谛,一个落魄的音乐教师因为自己的“一念执着”,用音乐救赎了一群在边缘的青少年。正如陶行知的那句话: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祝愿每位教师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用合适自己与孩子们的方式“一念执着”的将教育进行到底。

观电影有感 —《放牛班的春天》

“池塘之底”的学生(孩子)得到好老师的陪伴和引导,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八年级的语文课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明知道学生喜欢电影,但又担心看电影是“不务正业”,心恐影响学生学习任务,于是,总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推脱看电影“任务”。
    最近翻看王开东老师写的《王开东与深度语文》当中“我的流年我的光”—中学语文电影课程素描章节给我指引,当周立马就安排好两节课程,和学生一起又看了一遍。其实在大学一年级英语课上看了第一遍后,隐约记得后来也有再看过,只是看得没有第一次那样认真、完整。
    电影已老年佩皮诺给已成为指挥家的莫朗杰送来学监克莱蒙•马修在寄宿学校工作时写下的日记展开。采用倒叙那段生活往事交代人物、环境、事件等,最后老年莫朗杰重回故地,想到那段往事以克莱蒙•马修离开结束,但不是只有学监自己记得,他带走了孤儿佩皮诺,同时也带走了孩子们和同事的感激和牵挂。
    克莱蒙•马修刚入职,看到、感受到“池塘之底”的“特别”后,自己的职业上也处于低谷,但还是选择在暗中帮助孩子,足可见他对学生的关爱之心 。他见校长不在第一时间送“受害事件”的受伤员工及时就医,反倒镇定自如地召开集体大会,在会上,简要向学生介绍马修,并提出让马修随机点位学生进行“交流”调查,马修细心地关注到了学校的不同寻常,“随机”点到校长眼中的“好学生”勒盖莱克。这时,校长为勒盖莱克的运气叹息的一声,可见校长对待学生不平等。马修当众制止说道:“……只会让他们互相伤害。”只不过无济于事,扛不过校长的一意孤行。晚上学生就寝睡觉,校长对马修说:还轮不到你拿主意。之后,孩子们在就寝前唱:“还轮不到你拿主意,秃头,还轮不到你拿主意,秃头……”。令我惊喜的是马修并没有发怒,批评学生,而是倾听学生唱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的表现同时也影响着他,令他重拾乐谱,重拾梦想。
    马修入职时,遇到另一位学监辞职离开,马修问他为什么要辞职,他掀起衣袖露出缝了十针的伤口。并告诉马修说,要提防学生勒盖莱克,还有有着天使的脸孔,魔鬼的心灵的莫朗杰,话少,但犯错—惩罚还是有用的。看到这儿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我感到寒风瑟瑟。当一个学生“犯错”了,全体学生受罚,如取消娱乐活动。做错事可以接受惩罚,但要先用言语告诉他问题在哪,应如何改正,并学会承担后果或处罚,处罚要合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蒙丹被测试判定为智力低下送到“池塘之底”学习,说是有攻击、说谎的问题。成年人对他的特殊对待令他在一次晨练跑步时偷车逃走,被警察用手铐抓回学校后。一个多小时,校长只是一边问:“钱在哪儿?那是谁拿的?钱在哪儿……”,一边扇耳光。最后把他送回原来的地方。后来蒙丹再出现时,学校遇难,马修趁校长外出开会领钱,带着孩子们外出游戏才躲过那场大火,这时给了蒙丹一个出现在学校附近正在吸烟的镜头。我猜测,这场大火有可能是蒙丹的报复之举。但这行为的种子也可能来源于这学校中的人。
    马修见莫朗杰单亲妈妈第一眼,就被她吸引了,也许是因为她美丽的容颜。但这却没有影响他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令他忘记老师的职责。善意的话语给予单亲妈妈和学生鼓励,成为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莫朗杰的歌唱天赋被马修发现、肯定并加以引导,让莫朗杰负责合唱团中的独唱任务,成为单亲妈妈和莫朗杰积极生活下去的动力。莫朗杰最初在蒙丹嘴里听到他妈妈的言论,是自己的单亲妈妈被人说成是婊子,因此和蒙丹打了一架,后来还偷跑出寄宿学校,淋着大雨,躲在停在路旁的小汽车旁偷看妈妈在咖啡厅打扫,这才回到学校。后来无意间看到马修和妈妈在一起交谈的场景,误以为大人间有什么,当场给马修换成了个蓝肤色,他妈妈发现是自己的孩子做的这样的事,当场就含泪说:“我对你真失望。”便转身就走,莫朗杰立刻就湿润了眼眶。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没引导的好,极有可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电影结束后,有女学生说,为什么莫朗杰的妈妈不和马修老师在一起呢!?后来她不是会和建筑家分开了吗?如果,人能预见未来,那……生活中没有如果,更没有预见。后来分开了,成人的世界总有各种原因,生活中总有遗憾。
    珍惜当下,积极生活,努力生长吧!少年!
   
   
   

在灰色晨曦中寻找通往彩虹的路——心理学角度解读《放牛班的春天》

看到伸出的手势,他松散的眼神一震,斜靠在柱子上的身子立刻挺了起来,双手背向后面,清澈悠扬的高音倾洒下来: “哦,黑夜仍然笼罩大地,你那神奇隐秘的宁静的魔力,簇拥着的影子多么温柔甜蜜……”
        皮埃尔,这个少年,眼睛亮亮的,泛着光。这一刻,他的内心里涌现出无限的感激和被谅解的快乐。
        这是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最打动我的一个画面。这一幕发生在皮埃尔浇了马修老师一身墨水之后,他被开除出合唱团。公爵夫人带人来学校观赏合唱团演出,皮耶尔孤独地依在柱子上,看着合唱团演出。演唱到一半时,马修老师伸出手势,示意他加入。
        影片讲述的是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马修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品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1949年法国乡村,池塘之底,一所男生寄宿学校,一群难缠的问题儿童,针对老师和学校的花样百出的恶作剧,残酷高压手段管制的校长,“行动-反应”的简单粗暴体罚……。这是怀才不遇的音乐家马修初上任时的学校状态。他的上任,因为被学生报复割伤胳膊愤而辞职,临走前劝他小心皮埃尔。出生在单亲家庭的皮埃尔,内向、敏感、孤傲,被上任老师称为“天使面孔、魔鬼心灵”。马修老师开始尝试用爱和音乐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从心理学的角度,整个故事的情节展开,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欣赏。
      一 激活孩子们的感受性愿望
        为了更好的融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马修老师邀请他们写下自己的年龄和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出乎他的意料,孩子们非常认真地写着。对未来的畅想,触动了孩子们对自由和美好的追求。像马修老师说的一样,每个孩子的想法都很好。
        孩子们编词戏弄他,他没有觉得难堪,而是从中看到了音乐对孩子们的影响,开始成立合唱团。
        当孩子们的想法和音乐融合在一起时,他们的感受性愿望被瞬间激活。他们开始尝试着感受别人的存在并调整自己的行为。马修老师自身对音乐创作永不停歇的追求,也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用自己的爱和音乐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窗,就像合唱里的歌词“在灰色晨曦中,寻找通往彩虹的路”。
      二 坚决地保护孩子们的自尊
      上任第一天,门卫马桑大叔,被砸伤眼睛。校长为了找出砸伤马桑大叔的“真凶”,采用轮流受罚的方式逼迫孩子们互相揭发。马修知道是乐格克后,向校长申请了三个权限: 不再惩罚孩子们,不公布肇事孩子的名字,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惩罚孩子。当皮埃尔的妈妈来看他时,他因为被校长惩罚不能出来,马修老师告诉他的妈妈他去医院拔牙了,并在下次会见前,告诉皮埃尔以免穿帮。当他知道偷钱的是郭邦时,与他进行了谈话,然后帮他隐瞒下来,只是把钱交给了校长。
      自尊是每个人心中不灭的火种,自尊自然也可以成为一个人成长和改变的动力,它可以驱使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形象而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目标。马修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保护孩子们的自尊,让他们能够保持动力走向自己理想中的目标。
          三 温暖的抱持和柔韧的坚持
      只有一个人的人格状态足够健康,才能做到灵活温暖的抱持和柔韧的坚持。马修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
      第一天上课时,马修老师就被孩子们戏弄,校长进来,他怕校长惩罚孩子们,说是自己在与孩子们互动。当他的乐谱被孩子们偷走,他正与孩子们交涉时,另一个老师过来问发生什么事。他掩饰说,是乐谱,为了合唱。当他知道砸伤马桑大叔的孩子是尤科克时,跟他说:“我可以不把你送到校长那里,但是我必须要惩罚你。”当看到皮埃尔恶作剧似的在黑板上画了他的画像时,他说:“不错,我相信我能画得更好,给我摆个侧面姿势。”然后画了一个小男孩的侧面像,来点微笑,还点了个红鼻头。当他听到孩子们用他编了一首歌戏唱时,孩子们以为他要惩罚他们,不料他却指出郭邦唱得走音了,还指点他怎样唱,但临走前警告孩子们“下次再发现有人翻我的东西,可有你们好看的”。从心理学视角看,马修老师给了孩子们一个全新的客体体验,有温暖的抱持,也有柔韧的坚持。孩子们冷漠的心在这种轻松幽默的气氛里感受到慢慢融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他明晰的边界感和柔韧的坚持,让孩子们学习到彼此尊重。
        四 用健康的行为惩罚代替单纯体罚
        知道乐格克是肇事者后,他给乐格克的惩罚是去照顾马桑大叔,直到他康复。在照顾马桑的过程里,乐格克感受到马桑大叔的善良和宽厚,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自己的行为来弥补。在发现皮埃尔在教室中唱歌时,他说:“我刚才听到歌声……你在做些在我看来不应该的事……这也许会让别人失望,可我不会,你的小把戏玩不长了,从明天起你必须来合唱团。还有音乐课,每天都要来。”皮埃尔的音乐天赋被发现并被马修老师重点培养。这段经历对于皮埃尔来说,是音乐启蒙,就像灰色晨曦里,那条通往彩虹的路。马修老师对待错误不姑息,选择的惩罚方式总能走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
        此时,想起欧文.亚龙关于“波动影响”的阐释: 每个人或者每个事物对其他人的影响,如某种智慧,某些特质,某种美好的感觉,会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的扩散出去。而这个传递过程和传递的内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像这个电影,它所传递出来的美好和感动历久弥新,这个矮胖的男主角形象也因为带给孩子们的爱和美的感受而停留在几代人的心灵深处。他存在的意义也呈现其中了。
        此时此刻,耳边又回响起那首优美的旋律:“在灰色晨曦中,寻找通往彩虹的路,揭开春之序幕……”

放牛班的春天心理电影赏析论文

其实观影之前,看它的剧照已经可以隐约嗅出一丝《春风化雨》(《死亡诗社》)的气息来。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结构——所以有人说这电影“古典”、“传统”。但是导演出色地运用了音乐来作为影片的主要表现手段,从而使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浪漫,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遵循传统套路的、中规中矩的电影中,依然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春风化雨》带给观众的第一感受是心灵的震撼,那么我以为《放牛班的春天》给人的第一感受则是心灵的沉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动容。
此外,非常有趣的是,由于这个学期开始上教育心理学,我在影片中看到了如果是放在从前,自己绝不会注意的一点:那就是行为主义者与人本主义者的对立:)以中文系学生的眼光来看,可能只会看到校长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大棒政策与Clement Mathieu学监的温和诙谐、善良宽容这两种作风、两种人格的鲜明对比,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实际上还反应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其态度可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刺激-反应的联结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并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作为一种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行为主义者的做法之弊端也在这一生动的案例中暴露无遗,那就是将人视为动物,仅仅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而无视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因素。话说回来,仅以行为主义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校长的教育手段也颇多可指摘之处,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强化只着重于负面惩戒而忽视正面鼓励,永远只把眼睛钉在学生所犯的错误上,对他们的淘气顽劣行为极度敏感,而对他们的正确反应熟视无睹,更遑论及时加以引导,促使其转化为积极反应。学生们无时无刻不被告诫着不许这样做,不许那样做,却没有人来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所以,即使是典型的行为主义者,肯定也会对这个校长的教育方法大摇其头的,因为他太缺乏建设性精神了。当然了,影片本来也就是要把他塑造成一个庸碌小人来做Clement Mathieu学监的陪衬,我们不必对他抱太高期望。
相比之下,Clement Mathieu学监便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了:)他与校长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我想主要还在于他将学生当成同自己一样的,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会在满足学生作为正常人类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让我们来看看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七大基本需要中,Clement Mathieu帮助学生实现了哪几点。首先是安全需要:虽不能说他将学生完全从校长的淫威下解脱出来——某种程度上他自己也是这种淫威的受害者——但至少他在心理上总是站在学生一边,并竭力为犯错的学生寻求庇护,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因此,他首先是一个能给予学生安全感的老师。归属与爱的需要:他给予弱小而无依无靠的Pépinot更多的关爱,到最后几乎完全充当了父亲的角色。尊重的需要:当发现校长的十万法郎是Corbin所偷时,他询问了原因;想要一只热气球的愿望是意料之外的天真和单纯,为此他不忍心打碎这个孩子的人生梦想,于是又一次成为了包庇窝藏“坏孩子”的“同谋”。审美需要:这无需拿什么特别的例子来多说,整部电影的核心事件——成立合唱团——足以凸现这一点。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集中体现在那个有着“天使脸孔”的音乐天才Pierre Morhange身上,可以说,完全是Clement Mathieu的慧眼识珠,为Pierre Morhange一生辉煌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搭好了阶梯,令他实现了原本无法想象的人生价值。
再说一点跟心理学有关的东西,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老题目。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自己心目中的“好学生”和“坏学生”,无意识流露的态度会有多大的反差。课上,小Pépinot因为答不出玛丽莎内是怎么死的而被罚抄答案一百遍。课下,校长和蔼可亲地给了他最喜欢的乖孩子Boniface饼干的奖励,说:“你知道玛丽莎内是被枪决的吧?”Boniface自信地说:“是的,先生,就像拿破仑一样。”校长十分尴尬。另一幕,Clement Mathieu在厕所里堵住了偷他乐谱的学生,刚好被学校的老师Chabert撞见。Clement Mathieu想要大事化了,谎称是在教学生合唱。Chabert不相信,警告Mathieu不要总是袒护学生。Mathieu愤愤地说:“你真是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Chabert转过身冷漠地说:“在这里吗?没错!”如果一个老师认定自己的学生无药可救,那么自然学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坏事,哪怕他们什么都还没有做,也很可能是在进行预谋策划。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心态一旦过了头,势必就要演变成罗森塔尔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可以想见,在老师的偏见与歧视之下,再天性纯良的孩子,也极有可能成长为心理扭曲的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当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