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调查站

2023年横漂公会和横店演员公会举办了多少次活动

作者:337调查站2024-06-01 16:30:12

横店横漂【横店之旅:用影像记录“横漂一族”】

一般来说,纪录片制作具有成本低和不甚苛求拍摄技巧的特点,比较适合在校学生创作。这个暑假,我们学院“百花影像社”的七位成员一起奔赴位于浙江东阳的横店影视基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挖掘“横漂一族”生活实况拍摄。加上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总共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最终完成了《横漂纪行》短片。在这个短暂而又漫长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也获得了一些粗浅的实践经验,包括采访大纲拟定、摄像机使用、后期剪辑制作等方面在这里整理出来。希望能和各位影像爱好者一起探讨提高。
前期策划:把横漂者的“真实故事”挖掘出来
说来也巧,这个拍摄点子是我们在“麦当劳”里吃东西的时候偶然想到的。年初的时候,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商量暑假的拍摄计划,在否定了很多构思之后,想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江南最大的影视基地――横店,据说那里生活着一群追逐梦想的年轻人,他们甚至都有了自己独特的称呼――“横漂一族”。这个特殊族群立即引发了我们的浓厚兴趣,大伙觉得,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在外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有些人出来读书,有些人出来找工作,基本都处于“漂”这样一个状态下。而横漂一族,具备着“漂”这种状态最典型的特征,很容易引起出门在外的年轻人的集体共鸣。同时,从纪录片的可看性角度来考虑,他们身上应该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也会有很多意外的“精彩点”,这些都是纪录片创作中的“潜在矿藏”。然而,“画虎画皮难画骨”,想深入进去还是很不容易的,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不动声色地纪录是我们的初衷,本来以为很容易,后来才发现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纵观各位大师的片子,比如安东尼奥尼的《中国》等,只有不留痕迹地做到客观、真实,纪录片的感觉才能真正出来吧。
据在一位在横店呆过一段时间的同学介绍,他们中很多人居无定所背井离乡,没有固定的收入,从物质方面来讲比较匮乏:另外,去横店发展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怀有一种“梦想”,这种“梦想”和他们所要面对的现实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反差,因而从精神方面来讲,也是时常处于一种不满足状态。这种生活状态两方面的不平衡就有可能会营造出很多的矛盾冲突,而真实展现这种矛盾冲突,就是我们纪录片的主要目的。没有纯客观的“纪录片”,另外,我们也希望这部片子能够做的深一点,在这种矛盾中找到“人性”的闪光点,我们觉得,是主题走向深刻的一种保证。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忘记了最重要和基本的一点,导致拍摄方式出现了重大失误,下文会有详述。
我们以前做片子的时候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只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凭着一股热情冲上去,拿摄像机开工了,根本不考虑可行性和经费支出,而这对于制作片子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是成片的基础。拍摄“横漂一族”的大体想法,大家是通过了,但是考虑到可行性的时候,很多问题就都出来了:第一个问题就是设备的问题。好在学院支持,两台摄像机基本上就可以满足拍摄纪录片的要求,我们还借到了指向性话筒和四个索尼“小蜜蜂”,考虑到还可能在晚上拍摄,甚至都借了新闻灯。后来的实际拍摄证明,话筒和新闻灯都是不必要的。因为使用话筒时同期声和环境音响就不能录制,而且话筒~指向拍摄对象,就会破坏他们自然真实的状态。仔细回想,很多纪录片拍摄时都不用指向性话筒的,摄像机的内置话筒其实就可以完成最真实清晰的声音录制。新闻灯则是从头到尾都没派上用场,因为我们基本不会在全黑或者没灯光的情况下拍,就算拍,一用新闻灯,现场自然的状态立刻就被改变了,而且拍全景的时候它也没有很大的照度范围;
第二个问题是搜集相关背景资料。横店的发展情况,来龙去脉和当地的风土人隋,这些情况通过网络和向横店本地的同学打听就可以了解―二。前期的资料准备最好能尽可能地详尽,因为这对整个活动的策划来说关系重要,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越详细越好:
第三个问题就是时间和人员食宿安排的问题,这关乎“制片人”的能力。有位老师说过,最好的制片人的评价标准其实就是一个:看他知不知道最便宜的盒饭在哪里卖。的确如此,最简单最基础的因素往往决定最后的成败。经过多方面协调和电话联系,我们确定了入住的旅馆和出发日期,选择了7月26日。这个时间天气最热,条件最艰苦,最适合我们想要的大环境背景。
凡事预则立,准备背景资料、考虑可行性因素、确定出行日期,当这些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就剩下策划案的撰写成文了a节目内容、节目长度、拍摄方式、采访问题、人员分工、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等等,都在尽可能想到的情况下一项一项写清楚了,“明文规定”的办法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在前期准备期间,我们一边组织大家一起看《流浪北京》,一边继续上网,找和横店有关的QQ群,联系采访对象。我们联系到了横店影视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姜显权,又称“美女姜”来做导游。热情又精力充沛的他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在住店和饮食方面都让我们省了很多心,最后大伙一致同意,送他一个“最受欢迎横店帅哥”的称号。
实地拍摄:“采访”、“摄像”集体大练兵
7月26日,我们浩浩荡荡地从上海南站出发了,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一些忐忑,毕竟真实的“横漂一族”对我们来说,基本完全陌生。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目的地,横店的小商小贩扑面而来,这种神秘感和陌生感更强烈地产生出来。现在想来,陌生感的产生是必然的,面对它,我们不应排斥,而应该去正面克服这种陌生感,甚至要在这种陋生感的吸引之下,既兴趣盎然又按部就班地完成既定拍摄任务,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在良好的心态下完成任务。
安营扎寨在市中心旅店后,熟悉地理环境、与事先找好的横漂联系都迫在眉睫。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采访了大量的横漂,集中注意力挖掘横漂本人发生的故事。当我们急于了解每一个采访者的生活的时候,谈话,成了最便捷的拍摄方式。
当天晚上,我们买来清凉的西瓜,和几个横漂在旅店里聊了很长时间,同时拍摄记录了整个谈话过程。在融洽的交谈气氛里,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生活在横店的状况。作为“横漂”,他们的工资收入并不高,只能勉强糊口,可是现实情况是,仍然有很多的人跑来横店当群众演员,其中有过来“混”日子的,也有心存理想努力奋斗的。陈龙今年22岁,毕业于某戏剧学院,毕业后来到这里两个月,试过几场戏,一直以“特约”的身份努力要求自己;职员刘光北一边工作一边接戏,但是如果有戏演肯定会推掉手头的工作来演戏;光头大胡子李成的一句“饿不死就待着”,让我们沉静了很长时间。拍摄完成以后回看,使用Panoson c AG―DVCl80自动档在日光灯下拍摄就可以满足基本光线要求。但是,我们也发现镜头的景别比较单一,镜头角度变化少可能会很容易给观众带来视觉疲劳。后来注意到这一点,就在拍摄时注意变化角度,同时捕捉手、衣服等小的细节,后期剪辑的时候发现确实很有效。
早晨四点半,诺基亚闹铃声次第响 起,飘飘忽忽之中,我们披着依稀的夜色,去拍摄晚上睡在公会门前等戏的群演。两位摄像上了旁边的二楼拍全景,可惜天色太暗,加了增益。手动增大光圈也没有什么效果,Ponosonlc AG-DVCl80在天黑微有星光的情况下不成像,又因为怕惊扰他们没有用新闻灯。等待7--会,天色开始亮了,摄像机终于成像,我们先在远处拍了些全景后,就试探着上前去和他们谈话,刚开始他们都比较紧张,不愿意合作,等我们亮明学生身份后,才开始在镜头前讲话。可惜一拿话筒。曾经在电视台实习新闻记者的李婉儿就完全进入“记者”的角色,而记者的工作要求是要把握现场作为引导者而出现的,这一点违背了“客观记录”的初衷,并且影响到以后几天的拍摄,我们把“采访”当成了主要目的,把自己当成了记者,而非纪录片摄制者。后来她在日记里写道:“个人感想――真把自己当‘记者’了,敢闯敢拼,敢说话,别人情绪失控的时候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某些‘白羊座’的特质出现在‘山羊座’头上.莫名其妙,莫名欢喜.莫名后怕。”
还好,采访中也出现了不少亮点。当一位女“横漂”对我们说,她宁愿把青春浪费在虚幻的“明星”梦想上,也不愿意浪费在婚姻家庭上时,我们确实被“雷”到了。生活的不易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摄像机记录下的是谈话,是语言,是表情,是些微的真实情感。依稀还记得18岁的毛头小伙子被问到家人时眼里一滑而过的辛酸。采访中,还遇到一位群演骆客,他放弃了高薪职位来横店寻梦,自己做横漂的同时也在写剧本描写横漂的生活,住在一堆空塑料瓶的小房子里,当我们一起谈到深夜的时候.他说着说着,不禁在镜头前哭泣起来,他的生活故事也比较耐人寻味。持续“战斗”到第二天中午,我们基本没有合眼,就重新换好汗湿的衣服,步行十五分钟,顶着正午的烈日前往横店影视基地公会及实验管理会所在地,前天另一个小组和集团总经理的采访很顺利,没想到这天下午两位主管都委婉地拒绝了拍摄采访。想通过上层管理机构的资料和谈话来宏观把握横漂的具体情况就此告终。
后来又进入了横店影视基地的明清宫进行了拍摄,有意思的是,两位女性队员是被一个拍DV剧的剧组招聘进去明清宫的。她们一边工作,一边对影视城里遇到的横漂进行了采访和拍摄,中午的时候还品尝到了“剧组饭”,后来大家开玩笑说,比起《喜剧之王》来,这个盒饭还是比较容易吃到的。这个时候我们依然没意识到光“采访”了这个问题,零星拍了一些横漂的工作画面。而且由于摄像机拍摄参数没有检查好,在进行手动拍摄的时候,白平衡校准失灵,结果拍出来的画面有些曝光过度,画面偏红,还有,在使用“小蜜蜂”的时候,音量也没有打到最大。直接影响了拍摄的画面和声音质量,最后只能在剪辑的时候加特效处理,勉强使用了几个画面。这样,在横店影视城拍摄横漂们工作的镜头也就少了很多。拍摄结束的时候.十一盒Mini Dv磁带,记录下了我们的劳动成果。
“我不期望解释中国,只希望观察他们的脸部、习惯和动作”,这是导演安东尼奥尼在纪录片《中国》里的立足点。在不了解拍摄对象的情况下,安东尼奥尼经常使用抽象的构图,将人物简化为群众和几何背景结构,使人物置身于背景之中,更加显示个人在时代中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大师的方法看起来简单而有效,但是当我们实际运用的时候,就发现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我们的初衷也是希望保持客观冷静,能挖掘出人性在面临矛盾冲突时的真实反应,因此我们在前期的时候也把多用近景和特写、使用深焦长镜头等,列为拍摄方案内容中的重要一项。但是当我们实际到达那个地方,真正开始拍摄的时候,却有些乱了方寸。我们忽视了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拍摄那些平常不被人们注意的、但是对纪录片创作来说很重要的――日常生活镜头。我们拍摄的人物多以谈话为主.介绍整个环境的全景镜头也不够多,能用的生活镜头寥寥无几。
在来横店之前,我们看过一些有关横漂、北漂的片子,受到《流浪北京》的影响,以为单单让被拍摄人物在镜头面前诉说也就可以完成刻画人物的目的,却忽略了《流浪北京》中的人物都是单独成故事的,虽然也采用了介入式的问答,但是他们的生活是完整的,在这种生活中,人物都个性鲜明,而且有着一个完整的故事和活动线索,让人过目难忘。而我们进行的仅仅是街头即景式的采访,人物虽多,主要人物却不突出,更没有形成主要人物的完整线索。另外,客观上来说,我们也缺乏时间的充裕保证。《流浪北京》拍了一年半,我们只拍了两周不到。短短的时间我们超强度工作,通宵达旦夜以继曰,很快吃不消了,虽然采访了很多人,却仅仅从对“横漂”的“知之甚少”到有了一个大概把握的情况,当我们要进行到这一步,接着进行个体故事挖掘的时候,经费和时间已经不够了,只能靠剪辑来弥补拍摄上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后期制作:精雕细琢,剪出“现实”和“梦想”
十一盘带子的采集任务比较艰巨。由于是标清画面,我们使用7Adobe PremIere视频处理软件进行采集、编辑和最终的视音频合成。这对计算机平台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电脑中有10G的空间就可以了。当然素材最好采集在另外一个至少有400G的硬盘上。花费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从将近660分钟的素材中剪辑出来12分钟32秒的片子。
剪辑的思路是在拍摄回来后重新形成的。横店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整个城市都在为“戏”忙碌着,而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横漂一族”特别,首先是因为这座城市本身很特别。于是,纪录片剪辑思路的三个板块就形成了,用字幕分段分别是:第一部分“戏中之戏”――“演戏”是他们的职业,在镜头前的说话,包括表演有很多精彩的部分,放在开头,也可以吸引观众前三分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这一部分在剪辑上节奏比较快,用简单的快切过渡;第二部分是“戏中之城”――表现他们所生活的大城市,也就是这座城市的影像画面,闲逛在街头的人,当地人对“横漂”的看法等等,这一部分剪辑节奏放慢,在开头和结尾用了长镜头,效果还不锗:第三部分是“戏中之人”――这是整个片子的重点,我们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把早晨等戏,中午去演戏,晚上回来去广场跳舞等等和众多的采访连接起来,集中围绕着“现实”和“梦想”两个主要话题展开影像叙述。结尾用一个有些晃动的上楼梯跟镜头,天空在画面中渐渐展现,下方水平线是影视城富丽的宫殿门头。最后加字幕和唱词,以及调色特效和音乐选配声音处理后,合成输出为Avf格式影像。
如今,整个纪录片的摄制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回顾起来,大家齐心协力地去完成一件事情.虽然吃了不少苦,也犯了一些错误,但总体而言,还是收获大于付出。《横漂纪行》也许不是一部很成功的纪录片,但和横漂者一样,我们还是觉得,为了梦想去努力奋斗,此行不虚。

横店做群众演员工资是一天一结的吗?公会发是吧,一天工作多少小时公会怎么知道,收工后还要到公会报到吗

一月结两次,每个月五,六,七号,和20.21.22号发工资,群众演员每天发一张票,注明你跟的剧组和时间,到时候凭票领钱,群特是直接打卡的,这个就需要你自己记一下,发工资的时候工会会发短信给你,告诉会给你打多少钱

快十八了女生,暑假的时候很想去横店体验群众演员因为很喜欢表演,有哪些攻略或需要注意的?怎么保护自己

去横店做群众演员的具体程序是:到横店后要先找到住房,并且要与房东签一个书面的租赁协议,注明房东姓名电话,然后去横店演员公会开一张工作联系单,拿着这些东西和自己的身份证,到房屋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暂住证,然后还要到横店建行办理一张建行卡,并购买一个横店手机短号,最后拿着身份证复印件、暂住证复印件、建行卡、手机短号、一寸照片两张、人民币10元,再回到横店演员公会办理演员证,等待演员公会给你安排群众演员的工作。
这一切程序的前提是,你必须年满18周岁以上。而且每年6月底至9月初暑假期间和春节前后一个月停招群众演员。另外做群众演员遇到任何戏份的可能都有,你不能是那种这也不演那也拒拍的女孩,否则在片场突然拒拍某些镜头,给剧组造成数十万的巨大损失,是要由你负责赔偿的!
工资为每天30-50元,新去时不一定多少天才有一次活,平均每个月能有半个多月的活就算多的,一个月只能拍个三天五天的也有,但干的时间长了以后,就基本上能保证每个月绝大部分时间都有活了。片场包盒饭,平时自己吃住。注意,在横店不要相信任何声称可以帮助你的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来骗你钱的骗子。当然对女生而言,他们很有可能是骗你色的。

什么叫新文艺群体?

新文艺群体是以签约文艺家、独立制片人、音乐制作人、独立演员、文创艺术设计者、非遗传承人等身份示人,并通过举办文艺沙龙、读书会、国学班、传习所、茶艺社、琴画苑等形式聚集起来的一种文艺群体。
他们与传统文艺群体的区别在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依赖财政拨款,不占用行政事业编制,活跃在广袤的社会空间中,以自身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服务,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文艺群体的队伍日益壮大
以北京市为例,据北京文联统计,已有注册文化企业10万多家,从业人员近38万人。在北京市民政部门登记的文化类社会组织所属个人会员约9.6万人,此外还有集聚在诸如798、宋庄、亦庄等艺术区的大量文艺从业者,签约艺术家就有3000多名,每年举办2000多场活动。
再比如浙江省,各类影视机构共有2000多家,其中民营机构就占到了九成多。在横店演员公会注册登记的“横漂”演员有48000多人,每天仍以100到200人的速度增加,常年漂在横店的演员有6000至8000多人。
全国范围内新文艺群体工作者到底有多少,目前尚无权威统计,但可以确定的是,新文艺群体工作者呈现增长趋势。

我是个女孩子,我想去横店当群众演员,请问我要具备什么条件???

1、一个女孩子单独来横店闯荡是非常不容易的,你要想好自己的以后的发展道路
2、在横店的演员公会提交个人的身份证及资料审核过后就会成为万千横漂的一员。演员公会会通知你的日常工作。
3、没有什么必要的条件,每一种类型人适合不同的演绎道路。不要做不切实际的梦想,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多少年努力的汗水得来的。如果来横店是想看看明星走马观花式可以的,但是你想做演员的话,势必要付出普通人的三倍时间。
4、横店的群众演员工作时间通常休息时间非常少,你如果想来闯荡势必做好苦日子的准备。
5、如果没有一定的经历背景,那你要做好至少3-5年的基础,而且要磨练自己的演技,这一行靠的是演技往往颜值是排在后面的。
6、演艺道路的诱惑非常多你要有坚定的意志力一步一个脚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