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调查站

写张海迪在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残疾人了可以吗?

作者:337调查站2024-02-27 16:30:33

“中国保尔”张海迪:5岁高位截瘫,用镜子反射看书,现状如何?

提起保尔,我们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的佩服他的传奇人生,感叹他顽强的生命力。其实,中国也有一个保尔,她就是张海迪。张海迪那是一个苦命人,童年的时候,别人跳舞玩耍,她却因为身患恶性肿瘤被迫高位截瘫,那一年她才5岁。命运面前,张海迪没有低头,她用镜子反射看书完成学习。那么,“中国保尔”张海迪现状如何?





其实,将张海迪称之为“中国保尔”那是有道理的。保尔这样的标签,意味着张海迪做了别人看似做不到的事情。张海迪与保尔的人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保尔身有残疾,依旧坚持不屈的战斗。张海迪一介女流,在命运面前不屈服,谱写可歌可泣的战斗之歌,这种毅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如果张海迪没有高位截瘫,那么她可能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但是5岁那年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她承受高位截瘫之痛。




大家对于高位截瘫那是没有一个概念,可是对张海迪来说,她在5岁的时候就要面对这样的人生之问。由于高位截瘫,张海迪无法像正常的学生那样进入学校,只能待在轮椅上。张海迪面临一个非常被动的问题,那就是怎么看书?虽然她身体有残疾,可是她自始至终没有放弃读书,她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用镜子反射读书。这种读书方法,估计没有人能够承受得起。可是,张海迪她做到了。




张海迪在漫长的岁月里,依靠着用镜子反射读书来完成自己的学习。她依靠过人的天赋自学英语、日语、德语,有的人为了一门英语头疼不已,可是她还学有余学习了世界语这样冷门的语言。她无疑是优秀的,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让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就是张海迪。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张海迪的知名度不输现在的流量明星,是我国文化界一颗璀璨的明星。




张海迪以残疾之躯,改变了自己人生后,还无偿的帮助他人。所以,张海迪不仅是“中国保尔”,还是“当代活雷锋”。时隔多年,张海迪的现状如何?张海迪现在是中残联主席,并且还有了一个无比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王佐良那是一个热心学术的文化人,对于张海迪那是非常疼爱。张海迪曾动情的问丈夫,我们老了怎么办?王佐良也是认真的说,我们老了就一起上敬老院。




这是专属于张海迪的唯美爱情,除此之外她还能像正常人一样开车。没错,张海迪可以开车,并且技术还是蛮不错的。她的内心与正常人一样,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残疾人。张海迪的人生,就是这么坚强。她现在活得很好,平静的享受着努力活得的人生。然而,临近古稀之年,张海迪依然有些许遗憾,那就是没有自己的孩子,可是她依旧坦然面对。因为她有自己深爱的丈夫,如此足矣。

张海迪事迹简介

一、事迹简介

张海迪,小时候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莘县,给孩子当起了老师。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

《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

二、张海迪的荣誉

1998 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1999 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1999 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2002 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 年 12 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2003 年 10 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扩展资料

张海迪的故事

20年前,张海迪拥有了显赫的名声。这样的名声对于一个演员,一个明星来讲,是求之不得的。可惜张海迪不是,张海迪拥有坚强的意志和脆弱的灵魂。

她是作家,可是她说:"这些年我非常清楚,我文学之外的名声要大 于文学创作的本身……"。说,"我从来不去在意那些事情,我只在意文学创作的本身。我怎么样能够把我的作品写的好……"但是,谁都看得出,她在意的。

她总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好,总觉得自己的书畅销,是因为自己的名声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作品,所以,她一直在不停地压榨自己。

但是,她能够接触到的社会实在是太有限了,于是,她只好拼命地向自己内心去挖掘,去幻想,在这样的压榨和无奈中,张海迪越发痛苦。身体上的痛苦别人看得见,她也说的出来,而这种内心的痛苦,张海迪是说不出的,就算说也来,也没有人会去关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海迪

如何评价张海迪?

张海迪曾经是享誉全国的自强不息重大先进典型,也是残疾人中的杰出代表,张海迪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当代青年人,而且由于她的卓越贡献,对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海迪小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没有沉沦,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主要事迹:

1970年,张海迪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张海迪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张海迪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

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张海迪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有一位耿大爷,他不能说话,并瘫痪了很多年,一直没有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

张海迪的小故事!急急急!!!

张海迪小时候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5岁不幸患了严重的疾病,动了大手术,脊柱板摘去了6块,从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从此她成了一个高位截瘫的人,站不起来了。 小海迪瘫痪了,人们认为都她这一生只能依靠别人来生活了。可是,小海迪想:我要自立,长大了要为人民做点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要实现这个愿望,没有知识、没有本领怎么行呢?可是,她又没办法去学校读书,于是,她小小年纪,就立下志向,决心以病床当课桌,自学成才。她开始用识字卡片学习认字,不久,又学会了汉语拼音和查字典。从此,她以顽强的毅力走上了自学求知的道路。

张海迪是残疾人吗?

张海迪,女, 1955 年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 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