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周瑜是怎么一个人呢?
周瑜,字公瑾,出生于名门望族,他的父亲、祖父都曾任显要官职。而周瑜本人不仅相貌俊美,而且身材高大,并且具有远大的志向。《江表传》就曾评价道: “年少有美才。”
周瑜的一生和孙策、孙权是离不开的。周瑜十分仰慕孙策,在孙策一家居住在寿春时,主动上门拜访孙策,并表达了自己的倾慕之情。兴平二年(195)时,孙策率军准备渡过长江向东进发,便写信给周瑜,而周瑜十分高兴,率军来迎接并支持孙策,两人相见,分外喜悦。此后,周瑜便一直率军跟随孙策,听从孙策的大小安排,对其十分信任。
建安三年(198),周瑜率军返回,孙策听说后亲自带兵迎接周瑜,然后赐给他丰厚的封赏与奖励,当时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孙策不仅令侍从吹笙鼓瑟欢迎周瑜归来,还派人为周瑜修建居住的房屋,并在大臣面前宣布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阳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论功酬德,今天的赏赐远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周瑜和孙策的感情便是这样的深厚动人。
周瑜一直以来为人宽容仁厚,深得孙策的喜爱。而他的高尚的品德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尊重。当时程普与周瑜关系不好,程普仗着自己年长,经常以长辈的身份羞辱周瑜,但周瑜从不生气,反而对程普更加礼让,礼仪更加的周道。逐渐的,程普也被周瑜的品行所感化,十分佩服周瑜,并对其他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意思就是和周瑜交往就像是在品尝一杯美酒,不知不觉便沉醉其中。
而周瑜不仅为人受人称赞,他对孙权在军事上的帮助也不可忽视。一次,曹操率军南侵,并向孙权送来了书信,信中炫耀了自己的兵力是多么强大,并劝孙权投降。本欲与曹操一战的孙权十分纠结,便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而大臣们或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或是被曹操大军所震慑,纷纷劝孙权投降。唯独周瑜偷偷将孙权拉到角落,为他分析两军的交战利弊。周瑜的分析十分全面,他说:“曹操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长途跋涉而来,兵士、战马都已经十分疲劳,而现在曹操不给予他们充足的休息时间,反而急于应战,这是兵家大忌。并且曹操的军队军心不稳,其中多数将士还未完全被曹操收服,曹操军后还有马超、韩遂两军阻拦,我们未必没有能力与之一战。”孙权听后觉得十分有理,于是下定决心与之一战,并砍掉桌子的一角,警告其他大臣说:“再有劝我投降的,下场就像这张桌子。”
事实证明,周瑜是正确的,胜利站在了孙权一侧,曹操被迫北还。但是不幸的是,一次周瑜在出征路上得了重病身亡,年仅三十六岁。孙权十分伤心,不禁哭泣感叹:“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周瑜去世后的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孙权还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孙权此后一直忘不了周瑜对他的帮助与他对国家的贡献。
周瑜是当时的盖世英雄,是孙权与孙策身边的得力助手和左膀右臂,是宽容仁厚的将军,为民谋福,深受百姓的爱戴。但是他也是英年早逝的豪杰,周瑜的美德一直流传下来,供后人学习与敬仰。他成为了各位诗人诗中的主题,李白就曾写道: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周瑜的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一直被后人铭记。
三国时期的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个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人.他在赤壁之战中为了害死诸葛亮而费劲了心机.周瑜(175~210) 中国三国形成时期军事家。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出身士族,少时与孙策友好。东汉兴平二年(195)起兵助孙策占据江东。建安三年(198)任建威中郎将,从孙策转战江淮,为开拓东吴疆域建立了巨大战功。孙策死后,周瑜以中护军职辅佐孙权。七年,曹操责令孙权送子为质称臣。孙权众臣犹豫不决,唯周瑜力主拒曹,并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十三年秋,曹操率军号称80万南下,并致书迫孙权投降。周瑜等分析局势,坚定了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的决心,又自请为将,与刘备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了三分天周瑜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
周瑜的性格特点:
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3、周瑜是一个宽宏大度之人,有一个成语“饮醇自醉”,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原文是“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意思是“跟周公瑾相交,好比饮味道浓厚的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说的就是周瑜气量大的故事。
扩展资料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周瑜出身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汉朝太尉之职。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远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瑜
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瑜被罗贯中黑成了一个气量狭窄,不顾大局的小人,而真正的三国历史中周瑜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因为和程立白闹别扭,演绎了一场三国版的廉颇与蔺相如,呃,罗贯中的不公平将一代名将黑成了沙雕,把一个外交家诸葛亮红成了军事家,政治家,理论家,天文学家…在真正历史上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真实的周瑜,其实很好很好。帅气,有情调、文武双全,心胸广阔,对朋友真诚,对士兵和善,对主公忠诚,对女人体贴,几乎是完美的男人。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