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调查站

新中国成立后刻苦学习的人有哪些,他们的故事有哪些,不超过50字(明星也可以)

作者:337调查站2023-05-20 07:23:51

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名人,他们又有哪些故事.

1、毛泽东

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

1942年年底,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毛主席更忙了。他有个习惯,喜欢晚上办公,有时一忙就是一个通宵。这样,毛主席的睡眠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大生产运动期间,他常常忙一晚,第二天下午照例还要和中央机关的同志们一块去参加劳动。

那时,熊云在中央机要科当译电员,他们跟主席一块住在枣园。枣园有一排窑洞,用两道墙隔成了三个院,主席住在北边的院内,机要科住在中间的一个院里。

机要科的同志们见主席工作那么忙,休息时间却那样少,很担心他累坏了身体。趁主席到地头去的当儿,他们几个机要员一合计,就抢着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帮他挖地。

主席慈祥地笑笑,望着他们这一帮十六七岁的小青年,摆手示意不让他们帮助,并说:“你们挖的地,不算我的劳动,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

就这样,毛主席用了几个下午的时间,亲手挖了两亩多地,并在地上浇了水,上了肥,种上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绿油油的蔬菜、丰硕的果实缀在枝头上,把枣园的后山坡装点得更加美丽了。

中央机要科的同志们,望着这丰收的景象,十分感慨,因为在这块土地上,洒下了毛主席辛勤劳动的汗水!

2、周恩来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 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 的大米饭迫不及待的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

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

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

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连忙 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一把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说着,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这止。

3、朱德

朱德有个侄孙,不太安心在农村工作,曾几次写信给朱德,请求朱德把他调到北京工作,朱德都拒绝了。后来这个侄孙参了军。一次从东北回老家探亲,途经北京时去看望了朱德。

朱德对他说:“你参军了,咱们是革命同志关系,而后才是其他关系,你要遵守部队纪律,好好学习,严格训练,努力进步。”

几年后,这个侄孙临近复员时到北京请求朱德帮他在城里找个工作,朱德说:“使不得,回原籍安置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带头执行,不能有半点特殊。你在部队入了党,共产党员更应该服从组织纪律。

仪陇县天地广阔,需要你,你要愉快地回老家去,由地方组织安排,无论干啥都要干好。”这个侄孙听从了爷爷的教诲,愉快地回到了家乡,当地政府安排他当了公社的放映员。

4、贺龙

贺龙从小喜欢练武,还常与村童玩冲杀打仗之类的游戏。村里有个恶霸想试试贺龙的胆量,就乘贺氏父子与他同桌吃饭之机在桌子底下放了一枪。他满以为这突然的枪响会把贺龙吓个半死,可是年仅七岁的贺龙处之泰然,连眼睛都没眨一下。从此,贺龙的豪胆在乡里出了名。

5、刘少奇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作为国家的高级领导人,时时处处都能以一个普通群众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子女、亲属,从未有过任何特殊,充分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高风亮节。

员怨缘怨 年,刘少奇在海南岛休假。有一天,一个厨师跟秘书说:

“少奇同志生日快到了,要不要给他稍微改善一下伙食?”秘书想了想,说:

“可以嘛,给他多做一两个菜,稍微改善一下。”

二人的谈话碰巧被刚走过来的一位当地工作人员听见了:“这么大的事情是该好好庆贺一下。”

秘书急忙道:“可别搞什么庆贺,少奇同志最烦搞这一套了。”那位同志听了,笑着说:“这是我们的一片心意。少奇同志爱护人民,人民也尊敬和爱戴他嘛!”

秘书见这人十分认真,急得连连摇头摆手,“不行,不行,你还不知道少奇同志的脾气,这种事情闹大了,我们准挨批。”那人见秘书急成这样,说了声算了,又扯了些闲话,就走了。

大家都知道了少奇同志的作风,所以生日那天和往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就在那天下午,当地一个工作人员送来一块用红丝镶嵌着一个“寿”字的大蛋糕。

送蛋糕的人说:“我们知道刘主席不喜欢大张旗鼓地庆生日,所以,这块蛋糕,算是我们海南人民对刘主席的一片敬意。”说完,也没等回答,扭头就走了。

这可给大家出了个难题,收吧,谁敢收?不收吧,这是当地人民的一片心意,怎么办?

这事终于被刘少奇知道了。果然不出人们所料,少奇一听说此事很生气,不但让把蛋糕拿走,又叫来王光美同志,问她是否知道此事,为什么没有制止……这天下午,因刘少奇不高兴,大家也都很不安。

直到晚饭的时候,刘少奇的气才消了一些,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蛋糕你们拿去吃吧,以后可要注意啊!我们党的干部,只能是人民的公仆,不能当官做老爷,这样做像什么嘛!”

事情过去了,蛋糕谁也没吃,谁也吃不下,可刘少奇的教导却深深地刻在大家的脑海中。

刘少奇就是这样,从不因为自己是国家主席而有过任何特殊,对子女、亲属更是严格要求。他经常召集家人召开家庭会议,以教导他们不搞特殊化。

中国励志人物 要10个

一、钟扬: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二、杜富国:伤情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三、吕保民: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

2018年9月8日,吕保民在幸福北街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最后在村民们帮助下,歹徒被制服。吕保民其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

四、马旭:分毫积攒 千万捐赠的老人

2018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网友纷纷向两位老人致敬、点赞。

五、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这是一种极端而罕见的险情。生死关头,刘传健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

六、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通过这条邮路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

29年来,他驾驶的邮车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

七、王继才 王仕花 :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

2018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网友纷纷向两位老人致敬、点赞。

八、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

张渠伟同志自2014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

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九、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

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十、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

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谁有关于刻苦学习的名人故事??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传说,他晚上念书的时候还把头发用带子系起来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向下栽

有哪些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

古时候名人读书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有哪些名人刻苦学习

1、贾逵

贾逵是东汉时著名学者,从小就喜欢读书,但由于家贫而上不起学。有一天,姐姐带着贾逵玩,对

面学堂传来了老先生给学生们讲课的声音。姐姐带着贾逵来到了学堂旁边,让弟弟在学堂外面偷

听。回家后,小贾逵就用借来的笔墨把学到的内容记在自己制作的木片上,反复温习。贾逵到十多

岁的时候,就成了名闻乡里的小先生了。

2、孙康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法刻

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3、鲁迅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

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

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

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4、唐汝

唐汝洵是明朝人,他小时候不幸得了天花,这场病使唐汝洵看不到外面的美景,再也看不到伙伴们

脸上的笑容 ,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并且开始

积极地面对生活。

哥哥们上课的时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细地听,用心地记。虽然他很坚强,但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

了困难,因为他看不见,所以常常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经过不懈努力,唐汝洵终于成为了

明朝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5、吕蒙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

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有很多

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

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孙权大为高兴,就让

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扩展资料: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释义: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释义: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学规类编》

释义:读书的方法没有其他的 只有立下志愿虚心的学习 并且反复的研读 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