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作者究竟是谁?
落雪是笔名,真名是郑振铎. 他貌似 不会 小提琴唉..郑振铎
笔 名: 西谛、郑源新、落雪
性 别: 男
生卒年月: 1898~1958
民 族: 汉族
编辑本段简介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在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同时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公理日报》主编,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与胡愈之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主编《民主周刊》,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翌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
著有专著《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译著《沙宁》、《血痕》、《灰色马》、《新月集》、《飞鸟集》、《印度寓言》,《郑振铎文集》、《郑振铎选集》,编辑《中国短篇小说集》、《北平笺谱》(与鲁迅合编)等。其中《猫》入选人教版初中教材。
编辑本段青年时代曾回故乡
郑振铎虽然生长在温州,后来升学到北京,从铁路管理学校毕业后到了上海,长期在商务印书馆工作,但是,他和故乡亲人却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回过故乡。茅盾在1921年10月15日致启明(周作人)的信中就曾提及“振铎回乡葬祖去了”(见《茅盾书信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据研究郑振铎的专家陈福康博士考证,这次经福州到长乐葬祖的时间有一个多月。这里的“回乡葬祖”,自然是回到祖籍地长乐首占村老家了。1995年初冬,长乐首占村为纪念郑振铎征集有关的文物,征集到一件珍贵的资料——首占郑氏残缺的“讣告”,在一张八开纸上,尚能见到具名者共36人,其中有“缌服侄曾孙振铎”等字样,分析起来,这是郑振铎的曾伯祖或曾叔祖丧葬的“讣告”,这正印证了他有“回乡葬祖”之行。另据首占郑氏族亲追忆,那个年代,首占“岱阳郑氏宗祠”内悬挂有许多反映郑氏先辈事迹的匾额和介绍,正中挂有明嘉靖名臣、刑部尚书郑世威(1503~1584年)亲书的“世培忠厚”的祖训……这一切,使郑振铎对先辈的业绩和可贵的品质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故乡增添了深厚的感情。因此,他虽然长期在异乡生活、学习、工作,但是,他却始终是关心和热爱故乡的。
编辑本段与故乡人民心连心
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福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福州,各校学生曾先后两次集会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追悼被反动军警殴打致死的北京大学闽籍学生郭钦光;在厦门,青年学生举行集会示威游行,后来又发展成为有各界人士参加的国民大会,愤怒声讨军阀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五四的烈火,在八闽大地燃起,然而,日本帝国主义者却先后派军舰到厦门、福州,实行武装威胁,在福州甚至开枪逞凶。在北京的郑振铎闻讯,就积极参加组织旅京福建省学生抗日联合会,成为该会领导人之一。他参加编印《闽潮》,奔走呼号,声援故乡的反帝爱国运动,始终和故乡的人民心连心。原籍福建长乐的著名作家冰心,当时就读于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她就是在这次声援活动中认识郑振铎的。时隔60年,冰心对他的爱国爱乡热情和感慨激昂的发言,还有深刻的印象。
编辑本段热情接待故乡学子
郑振铎虽然长期在京沪一带任职,但凡是故乡有人来访,他总是热情接待,并仔细了解故乡的情况。由于历史上长乐属福州府辖,所以从概念上说,故乡的范围自然是比较大的。1939年夏天,福州一位文学青年———三山中学高中生陈洪海(“青青文艺社”社员),因为听说暨南大学文学院在院长郑振铎主持下,教授阵容很强,他很想越级报考该院。经当时在福州供职的著名文学家郁达夫(1886~1945年)介绍,到上海去拜访郑振铎,受到其热情的接待。郑振铎看完介绍信之后,先了解郁达夫在福州的近况,接着又详细问及:陈仪(1886~1949年)主持福建省政府有些什么“措置”?省教育厅厅长郑贞文(1891~1969年)在治理教育方面有哪些成绩?因为那时正值郑贞文进行本省教育改革,省立县立学校停换教员校长的时候,他从报纸上已看到一些报道。他认为“郑贞文也有郑贞文的苦衷”,他特别关切地问:日本帝国主义者在福州横行的表现、福州的建设、文化事业进展、故乡失业人数和群众生活的情况怎样?……陈洪海介绍了有关情况之后,他感慨地说:“大概民国十七八年时代,福建人最来得乐观!”最后,郑振铎说,曾在福建出版的一本文学杂志上看到陈洪海的作品,颇为赞许。故乡的文学青年往访郑振铎,当然不止一个,黄骏霖先生在《忆西谛郑师》(载《榕花》1981年第一期)一文中,也谈及他在燕京大学求学和上海执教期间,受到这位“大同乡”亲切接待和关怀的情况。这些事例说明,郑振铎当时虽然没有到福州,但对故乡的情况却有所了解,并且极为关切。当然,他对故乡情况了解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
编辑本段不忘故土乡情深厚
郑振铎不忘自己祖辈生长的故土,还表现在他的乡情上,他总是公开标明自己是福建长乐人,有时撰稿编书,还特意署上“长乐”二字,例如《清人杂剧初集跋》结尾时,就署“一九三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本集印成,长乐郑振铎跋”他编的一本书名就是《长乐郑氏汇印传奇第一集》,在此书的序文后,也署名:“一九三四年七月七日长乐郑振铎序”,甚至在他的印章中,也使用“长乐西谛”。“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直至他遇难的前十天,在“最后一次讲话”中,还说“我是生长在温州的福建人”。
郑振铎虽然自幼生长在温州,但因家庭生活环境关系,却能说福州方言,他和家里人日常谈话都是用福州话。1931年冬,郑振铎在《纪念几位今年逝去的友人》(载清华大学《文学月刊》第二卷第一期)一文中,提及他和胡也频(1903~1931年)在上海会面的一些情况时写道:“他和我见面的时候不少。他那生疏的福州话,常使我很感动,我虽生长在外乡,但对本地的乡谈,打得似乎要比他高明些。”这就是说,他们二人虽然长期在外地,但是郑振铎的福州话,要比胡也频说得好些。在饮食爱好方面,郑振铎也是保留着家乡的特色,以富有家乡风味的闽菜,招待文朋好友,显然,这是郑振铎所感到自豪的。他宴请鲁迅、冰心等人,席间吃的就是其母亲亲手烹调的福建菜。郑振铎还很喜欢福建的水仙花,曾把家乡人送去的水仙花特意赠给鲁迅。
编辑本段乡情流露在作品中
从郑振铎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故乡感情之深。1926年,郑振铎到莫干山避暑期间写的散文《月夜之话》,通过月下乘凉的絮语,非常自然地流露出他对福州民歌的喜欢和赞赏。高梦旦先生向他介绍了三首福州民歌,他都一一抄录下来,并把福州方言民歌译成普通话,加以解释,通过自己的作品介绍给读者,的确像《真鸟仔》这样的福州民歌,“恐非‘非福州人’所能了解”,郑振铎因为懂得福州地区方言,才能够把原意译出。
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工农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他撷取了赴欧途中的一个生活片断,写了《海燕》。他凭借对故乡的了解,用工笔的手法描绘家乡在万物峥嵘、春意盎然的景象中,由南方回来的逗人喜爱的小燕子,任情地横掠斜飞,飞倦了就返回一年前的旧巢安身。他写道:“燕子归来寻旧垒”,“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活泼的小燕子。”在“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的海路上,“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他从内心抒发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祖国和故乡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
因此,郑振铎长期在异乡,却能够乡音不改,在生活、饮食、爱好等方面,保持福州的特色,甚至反映到其作品之中,不但是从其家庭长辈接受了影响,还因为他和闽中文化人士常有交往。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5月,他到商务印书馆工作之后,得到该馆编译所所长高梦旦的赏识,并于1923年与其小女高君箴(蕴华)结婚,感情十分融洽。高梦旦(1870~1936年),原名凤谦,常用笔名崇有,籍贯也是福建长乐,他是26岁才离开故乡的,老家就在与郑氏祖居地首占一田之隔的龙门乡,这样,郑振铎的一家仍然保持着家乡的某些特色,也是很自然的。而高梦旦学识丰富,谙熟闽中民间文学、方言和风土人情,也使郑振铎得到不少教益。
代表作品有:《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译著《沙宁》、《血痕》、《灰色马》、《新月集》、《飞鸟集》、《印度寓言》,《郑振铎文集》、《郑振铎选集》,编辑《中国短篇小说集》、《北平笺谱》(与鲁迅合编)等。其中《猫》入选人教版初中教材,《唯一的听众》选入六年级课本
编辑本段福州之行收获巨大
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曾回到福建。1954年春,他在文化部任职期间,参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于2月27日到达福州,慰问驻福建前线三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作为慰问总团代表之一,曾在前线某部大会上讲话慰问驻军并作过报告,以具体的事实,生动地说明了祖国在总路线照耀下四年来各方面建设的辉煌成就,给广大指战员以极大鼓舞;他和代表们登山越海,深入前线进行亲切的慰问活动,受到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在此期间,他还和文艺界人士举行座谈,进行了参观活动。他对福建发展的大好形势,有着很深的印象。3月4日,他在给友人刘哲民的信中写道:“福州市面很繁荣,土特产不少,因为交通不大方便,有的东西便无法运到外面推销。像漆的筷子,最为精良,但运到外边的却不是上等货,纸张也很好,水果极多,将来当能大大交流也。”信中还提到“工作很忙,不能有时间写信;但有些故事是应该写出的,不知在什么时候写?回北京后,又要大忙,恐更不容易动笔了。”4月1日,他在信中又写道:“这一月多的慰问,收获甚大,或将写几篇文章出来,正在仔细打腹稿;不知能否写好?”的确,他此行收获很大,故乡的山山水水,许多生动感人的事迹,在他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然而,由于他返北京后公务繁忙,终未能及时动笔。1957年他又因公来福州,关心问及清道光年间福州才女李桂玉所作的长篇评话《榴花梦》收集的情况。这部巨著,全书360卷,483万字,比《红楼梦》长4倍,他亲自查阅此书,建议由福建省文化厅,福建师大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珍藏。令人惋惜的是,郑振铎虽然对故土情深,但终因身负重任,工作繁忙,对外文化交流又多,不仅在来福建慰问一个多月里,他以公务为重,未曾回过长乐首占。1957年来榕以后,也未能再回故乡!
爱国爱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事实说明,郑振铎对故乡的感情很深,但这种乡情并非出于狭隘的家乡观念,他不论到哪里,总是积极投入于当地的爱国运动。他不论是在温州、在北京,或者在上海,他总是和当地文化人士一起,提倡新文化,并且积极投入反帝斗争和抗日救亡运动。他虽然能讲福州话,但与家乡来访的文学青年陈洪海等人谈话时,却是讲“国语”(普通话)。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他就主张“中国之知识界应一律说国语,如知识分子一直因循下去说他的方言,则国语永无普遍的一日。”显然,他虽热爱故乡,但他总是从整体来考虑,把对祖国的爱摆在前面的。而他为祖国的早日富强而忘我工作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追怀!
编辑本段郑振铎的爱情故事
郑振铎,生于1898年,祖籍福建长乐。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运动时,他是北京铁路学校学生领袖,1919年,与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11月,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
恋爱
郑振铎的初恋并不顺利,那时,他正在北京读书,北京的福建同学组织抗日联合会,经常聚会。他自然是每会必到,到则必慷慨陈词。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女子高等学府——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以战国“四公子”自许的女高师“四公子”中,就有3个是福建籍。其中,有一个叫黄世瑛,出身于有钱人家,家里既有恒产,又代代做官,她的父亲此时正任教育部的主事,像她这样的小姐,居然也参加爱国活动,还担任了校学生自治会主席,而且长得很漂亮,在爱国学生运动中,郑振铎对她很有好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只要几天不见黄世瑛,便仿佛定不下心来。有时,他正好有关于学生运动的事,便闯进女高师红楼去,当时,因五四运动的冲击,女高师当局已被迫放宽了原先如同监狱看守般的门卫制度。遗憾的是,由于黄世瑛的犹豫和她父母的反对,郑振铎长时间处于无可奈何的痛苦中。
1921年上半年,经沈雁冰介绍,郑振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编务之外,他还到商务出资办的神州女中兼课。这时,他的学生、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高梦旦先生的小女儿高君箴,闯入了他的生活。
1922年12月8日,他主编的《儿童世界》上发表了高君箴译述的童话《怪戒指》。她非常兴奋地对他说,今后还想再投稿。他似乎受到了鼓舞,但初恋的失败,使他变得格外谨慎。同事郑心南与他和高梦旦都是福建老乡,郑心南便找高梦旦去探探底。高梦旦一听心南的话,立即就高兴地同意了,还说,只怕自己的女儿配不上他。什么“门当户对”,什么亲戚议论,他老先生一概不管。梦旦早就看中了郑振铎人品好,有才华,认为如果有这样的东床佳婿,将是自己和女儿的幸福。高梦旦很快把君箴叫来,问了她的想法,并嘱咐她多与郑振铎接触,谈谈书,谈谈文学。
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是1923年4月,梦旦又让女儿与他一起去杭州旅游,好好谈谈。 结婚
经过一段时间后,郑振铎与高君箴的爱情成熟了,他们的婚礼定在这年的10月10日,在上海一品香饭店举行。
这时郑振铎的母亲和祖母,已搬到上海来了,母亲多么希望她惟一的儿子早点成家啊。然而,在婚礼的前一天,郑振铎忽然想起母亲没有现成的图章。这可怎么办?因为按照当时“文明结婚”的仪式,结婚证上必须盖上男女双方家长、介绍人以及新娘新郎的图章。他少年失父,因此母亲的章是万不可少的。
他急中生智,马上请人送信给好朋友瞿秋白,他是刻印章的高手。送信的人回来了,带来秋白的一张便条。打开一看,上题“秋白篆刻润格”,内开:石章每字二元,七日取件;如属急件,限日取件,润格加倍;边款不计字数,概收二元。他知道秋白很幽默,以为秋白这个“润格”是表示实在太忙,无空刻。
怎么办呢?哦。对了,请雁冰刻吧,雁冰也会一手的。那时已是举行婚礼的前夕,雁冰便连夜赶刻起来。
第二天一早,雁冰将新刻的图章送到郑振铎家时,忽然秋白派人送来一封红纸包,上面大书“贺仪五十元”。“啊呀,秋白真是,何必送这样重的礼呢�”郑振铎正在说,雁冰便将那纸包打开了。一看,哈哈,却是三方图章,一个是郑振铎母亲的,另外两个一对,是郑振铎与君箴的。
郑振铎与君箴的对章上分别刻有边款“长”“乐”各一字。这真是巧意双关,一是祝他们白首偕老百年长乐,二是他们两家都是福建长乐人。雁冰和他一算:润格加倍,边款二元,恰好是五十元。秋白这个玩笑,出人意外,他和雁冰都忍不住捧腹大笑,更增添了喜庆气氛。自然,雁冰便将自己刻的那方图章“藏拙”了,因为秋白刻的高明得多。
出国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上海市总工会召开市民抗议大会,郑振铎不但参加了聚会和游行,还与胡愈之等人联合写了一封给国民党的抗议信。在信中他们悲愤地说:“党国大计,纷纭万端,非弟等所愿过问。惟目睹此率兽食人之惨剧,则万难苟安缄默。弟等诚不忍见闸北数十万居民于遭李宝章、毕庶澄残杀之余,复在青天白日旗下,遭革命军队之屠戮,望先生等鉴而谅之。”最后署名,郑振铎是领衔者。
此信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后,影响很大,反动当局恼羞成怒,通知浙江军阀按名搜捕。4月28日,郑振铎最崇敬的李大钊先生,在北京被奉系军阀残酷杀害。在这种白色恐怖的形势下,作为岳父的梦旦先生,坚决要他出国避难,妻子、母亲和祖母,虽然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外飘泊,但在家实在太危险,她们竟都装出很高兴样子,反而鼓励他出国,要他在外读书。
1927年5月,他离妻别子,远赴法国。
在国外,他用自己裁制的小本本,记简单的日记,隔一段时间,他便根据这简单的原始日记,改写成详细、生动的日记,寄给妻子君箴。他后来出版的《欧行日记》就是其中保存下来的一部分,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妻子的深深思念。
他还从事译著工作。从1928年3月号起,《小说月报》开始每期连载他的《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恋爱故事》。
分离
家庭的幸福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此后,郑振铎与高君箴与整个民族一起又经历了许多风雨沧桑,终于迎来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然而,他们没有想到,1958年10月17日成了两人永诀的一天。
这天,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将率一个文化代表团出访。他起得比平日更早,同平时一样,匆匆记了前一天的日记。随后,又匆忙给在上海的朋友靳以写信,他说:“我就要动身到阿富汗去访问。先到莫斯科,再转塔什干,然后换机直飞喀布尔。麻烦的是,四季的衣服都要带齐。虽只有三天的旅程,却似整整地过一年…… ”
紧接着,为赶时间,他便大口大口地吃着早餐,吃完,跟家里人说他要走了,便由儿子陪着赶往机场。因天气不好,航班暂停,又与儿子一起回了家。下午,他接到可以起飞的通知,便又跟母亲、妻子告别:“我走了,这次是真的走了。”不料,他含笑而别的话,竟成谶语。
10月20日清晨,人们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惊悉:由北京飞往莫斯科的客机失事,我国文化代表团团长郑振铎等同志不幸遇难……
编辑本段梁羽生谈郑振铎
(选自梁羽生《笔·剑·书》,“郑振铎与商务”)
第一个因飞机失事而死的名作家是徐志摩,第二个是郑振铎。谈徐志摩的甚多,我来谈谈郑振铎吧。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日,他担任“中国文化团”团长,往阿富汗与阿联访问,飞机在苏联境内的卡纳什地区失事。他的死是中国文化界的一大损失。
“五四”时期,对中国新文化运动发生极大影响的两个文学团体,一个是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组成的“创造社”;另一个就是郑振铎、沈雁冰(茅盾)、耿济之、叶绍钧等人组成的“文学研究会”。前者着重在创作与文艺思潮的介绍,后者着重在文学名著的介绍、研究与古典文学的整理,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贡献,可说是各有千秋。
“文学研究会”成立于一九二一年,得到商务印书馆的全力支持,说来和郑振铎颇有关系。原来郑的妻子高君箴乃是当时商务元老高梦旦的女儿。郑振铎留学英国回来,便因岳父的关系,进了商务当编辑。
郑、高的婚礼是当年上海文化界的一件盛事,瞿秋白代表宾客致贺辞,“他便用‘薛宝钗出闺成大礼’这个题目,讲了又庄严又诙谐的一番话。大意是妇女要解放,恋爱要自由。满堂宾客,有瞠目结舌者,有的鼓掌欢呼。”(见茅盾的《回忆录》)这些说话,现在看来,当然平常之极,但在当时(半个世纪以前的上海)还是足以震世骇俗的。虽然当时的上海,已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了。
不过郑振铎虽因岳父关系而进商务,却不能说他是“因人成事”,只能说是“相得益彰”。商务的藏书对他提供了研究的便利,而他对商务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年以上的知识分子大概还会记得商务出版的两种杂志——《东方杂志》与《小说月报》。这是中国在一九四九年解放前质量最高的两种杂志,作者都是第一流的名作家。郑振铎便曾当过《小说月报》的编辑。
但《小说月报》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名重士林的,它初期是由鸳鸯蝴蝶派作家恽铁樵主编;一九二一年后,茅盾接编,全盘革新,始成为新文艺的阵地。其后再由郑振铎接编,杂志有了更大的发展,这才是《小说月报》蜚声全国的黄金时代。郑振铎那部著名的《文学大纲》就是先在《小说月报》上连载的。
不过,他虽然主编了当年最出名的文艺刊物,“盖棺定论”,与其说他是名作家,却毋宁说他是名编辑、名学人、名藏书家。因为他在这三方面的贡献,实在要比他的创作大得多。他写过一些短篇历史小说和取材自希腊神话的小说,给读者的印象似乎并不怎么深刻,但他所主编的刊物,却无一不是曾发生过重大影响的第一流刊物,除《小说月报》之外,如《儿童世界》可说是儿童文学的启蒙,叶圣陶著名的童话《稻草人》便是在《儿童世界》发表的。以前在香港大学教过书的许地山,也曾将它谱过几支儿童歌曲。另外,如《新社会》、《文学》、《文学季刊》、《文学复兴》以及《时事新闻报》的副刊《学灯》等等,无一不是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起过重大作用。
另一个重大贡献,足以与他的编辑工作相提并论甚或超过的,是他对中国文献的搜罗和保全,他逝世之后,献给国家的藏书,就有九万册之多,其中珍本无数,贡献之大,可以想见。
他对于书籍的热爱,尤其中年时代,对文献的搜罗、保护,费尽心力,那是非常之令人感动的。他自己在《劫中得书记新序》(一九五六年版本)也曾经说过:“我曾经想到两块图章,一块是‘狂胪文献耗中年’,一块是‘不薄今人爱古人’。虽然不曾刻成,实际上,我的确是,对于古人、今人的著作,凡稍有可取,或可用的,都是兼收博爱的。而在我的中年时代,对于文献的确是十分热衷于搜罗、保护的。有时,常常做些‘举鼎绝膑’的事。虽力所不及,也奋起为之。究竟存十一于千百,未必全无补。”“狂胪文献耗中年”出自龚定盫诗。从序言中,可见他搜罗文献的苦心。
1953年全力筹备第一届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会,郑振铎任主任,庞薰琹任展览筹备会副主任。展览会得到中央领导的关心与肯定。
落雪简介
落雪的简介:落雪的原名叫做郑振铎,字西谛,落雪是他众多笔名之中的一个,1898年,落雪在浙江省的温州市出生,在1919年参加完五四运动以后便开始发表作品。
1932年的时候,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正式出版,曾经先后担任过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和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52年,落雪正式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并出版了三册《中国文学研究》,但是在1958年的10月17日,落雪因为乘坐的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享年六十岁。
扩展资料:
郑振铎嗜书成癖,但不盲目追求古本,而主要是为了阅读和研究之用,当时许多藏书家不曾经意的戏曲、小说、宝卷、弹词以及版画、外国文学译本等,都在他的视野之中。
郑振铎所关注的许多领域,如今已成为热门的学术话题,其藏书的独特价值更为突显。郑振铎对于宝卷、弹词、鼓词等讲唱文学的收集,既全且早。
比如,《三笑姻缘》《玉蜻蜓》《珍珠塔》等弹词藏本,福州本《荔枝陈三歌全传》、潮州本《双白燕》等鼓词藏本,这些民间创作,如果没有他的搜访发掘,或许早就湮没无闻了,陈红彦说。
郑振铎的《文学大纲》共约80万字,这实在是一篇呕心沥血的巨著。我认为,这不仅是中国人所写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文学通史。
也是整个东半球较早出现的此类专著,而且还是世上第一部真正的世界文学史。对于《文学大纲》的贡献,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福康如此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3%91%E6%8C%AF%E9%93%8E/473098?fromtitle=%E8%90%BD%E9%9B%AA&fromid=18184
家乡的变化和祖国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1. 关于家乡或祖国变化的诗句关于家乡或祖国变化的诗句 1.描写家乡变化的诗词
乡愁 六十年不变,是那淡淡的乡愁,多少年念念不忘的,是回家的渴求。
回来了,带来了游子渴望回家的感情 回去了,带走了属于祖国母亲的那一份念念的黄土,那份乡愁 思念,源于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思念,发自于内心的那份渴求 爱啊,超越民族,跨过河流,情啊,那一份份黄土,一份份乡愁。 有人说,这是剪不断的思绪。
弄不清的忧愁 有人说,那是思不断的情啊,期盼又上心头。 乡愁是雨啊,乡愁是愁,思念源于故土,想念源于乡愁。
爱到深处才会明白,思念是刀啊,但再锋利的刀也割不断乡愁。 离家的人深深的怀念,怀念故土,怀念情由,一切的想念来自内心 游子的内心时刻有着对故土的渴望,有着那份淡淡的乡愁。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描写家乡变化很大的诗句有哪些
1,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出自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白话文释义: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2,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出自唐代:孙元晏《宋。乌衣巷》
白话文释义:当年王、谢等大家族居住的乌衣巷还在,但不知是谁在居住呢,回首历史忆起当年的谢家。
3,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出自五代: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
白话文释义:江南江北是我的旧家乡,三十年来像梦一般,现在变得冷冷清清,广陵台也变得荒废无比了。
4,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出自宋代:蔡伸《卜算子》
白话文释义:在回到原来的地方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人已不是所认识的人,不免会心中有所伤感,回过头来像是做了一个美丽的梦。
5,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出自唐代:杜甫《无家别》
白话文释义:家乡如今既然都荡然无存了,怎么说远还是近都无所谓了。
3.关于歌颂祖国或家乡的诗句和歌曲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此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
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2、《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431363031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是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1920年,首次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全诗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自己的深情和热望,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爱国的衷肠。这首诗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
3、《祖国颂》
《祖国颂》由青少年诗人霍瑞锋所作的现代长篇诗歌,2013年晚春创作于陕西。
霍瑞锋,男,1996年11月13日生,祖籍天津,陕西凤翔人,现就读于凤翔中学,现为中国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晚报网专栏作家,中国阵线诗人,世界文化园地驻站作家。
《新作家》网刊专栏作家,《浮萍文学》诗歌编辑,自2009年创作以来,诗歌作品多次获奖,文学事迹多次被全国主流媒体报道,并在多家网站开有个人诗歌专栏。
4、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出处:《除夜作》
作者:高适
译文: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5、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出处:《京师得家书》
作者:袁凯
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4.描写祖国和家乡的诗句
李白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将至桐城》。作者是--王士桢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5.描写“家乡巨变”的古诗有哪些
1.《回乡偶书》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2.《题都城南庄》
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3.《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5.《山中》
唐代: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
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滞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
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6.关于“家乡变化”的名言和古诗有哪些
1、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 ——《月亮和六便士》
2、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世界都叫做家乡,我一直向往的却是比远方更远的地方。——《幽灵公主》
3、人的思想和心灵中,出生之地特有的色彩无法抹去,就如同说话中带有家乡口音一样。 ——拉罗什富科
4、我的眼睛再也看不见 生我养我的家乡; 无辜忍受煎熬 是我一生注定的宿命。 屋顶上雕鸮一声长鸣 响遍丛林, 心在呻吟,愁肠百结, 那是我无缘到达的地方。 ——陀思妥耶夫斯基
5、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杜甫
6、地狱里的魔鬼也好,世上的恶人也罢,都不能阻挡我回到自己的家乡去。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7、宁静的夜晚,浮想联翩,想念我的家乡,想念我的亲人,想念我的朋友! ——马云
8、山河不重光,誓不还家乡。 ——林语堂
9、白云是天的雪山;碧空是天的海洋;阳光是天的熔岩;阴霾是天的煤矿;星团是天的城市;流星是天的车辆;天上的一切只能遥遥相望,所以天是幻想的家乡。 ——顾城
10、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李煜
7.形容家乡变化大的诗句
少时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然却鬓毛已衰,
相见却已不相识,何处的来客?
毛泽东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璧,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急求好看的都市青春言情小说
我看书以后记的短评,看的多记得少,有些是去年记的,也许已经看过,见谅推荐:
1. 淑女本色 作者:鲜橙
三个女人,三种性格,会贪财,会世俗,会虚荣,会装傻,会玩点小心思,有女人的小聪明,也懂女人的小手段;有爱情,有亲情,也有友情。
还不错的文,就是名字和和亲公主一样,其实压根没关系
2. 桃花夭夭 作者:云初情
一定要看一定要看!!!!
女主很强大...勇敢坚强,为爱义无反顾,有个性,很有意思,同学推荐的,一看确实不错
3.翻译官 BY缪娟
很多人推荐,当中有些小虐,结局不错
高干和小平民的爱情,女主很坚强,我当初看的时候觉得这俩人真不容易啊,这哪是一波三折吗,简直是一波N折。
4.君子一诺 BY皎皎
和翻译官有些类似,女主很苦啊...
被很多人喜欢,不过一切都靠自己努力,孩子太好了
5.青青陌上桑
很喜欢她关于遗忘何的那一段,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与任何人无关。
6.鹦鹉 作者:_惊鸿_(去JJ搜了一下...)
咳,这篇文很新奇,女主变成鹦鹉,被男主收养,还会说话,会躺着睡觉,会吃蛋挞....很搞笑很轻松加很温馨的文。
这个其实很有意思,老文了,有些生僻,不过确实不错的
7.何以笙箫默 作者:顾漫
这本就是传说中的经典啦,相信我不用说太多都了解的,女主因为误会离开了男主出国,七年后回国后的故事,让我比较雷的是男主居然和女主结婚,然后再来培养感情。
另外 《微微一笑很倾城》也非常不错,我也打网游,那叫一个共鸣啊
8.杉杉来吃 作者:顾漫
还是顾漫的,有点小白文...
不错好在轻松搞笑温馨,一个都市灰姑娘和总裁的故事,没有虐,很搞笑。实在没文了看看...
9.红绿妆之军营穿越 BY金子
虽然你不要穿越,不过还是推荐,真的好看
作者忘记了,女主穿到10年前的故事,被军长老爸改了志愿
成了军校的学生,也很搞笑,推荐推荐
她写的《梦回大清》很红的说
10.向莎翁致敬 作者:陆观澜
就是心素如简的作者,这篇文跟《何以》比较像,都是男主女主分开后又和好的情节。这类文看多了,陆观澜的文我也差不多都看全了。。。说实话我都记不太得讲什么了...
不错,比心素如简好看 貌似是的...
11. 佳期如梦 作者:匪我思存
这个类型的文章,头一个想起来的就是它。
本来看了这个文案,以为就算道路曲折,前途没准也是光明的吧,结果呢。。。当初看完以后半天没缓过来劲。。。虐。。。
据说这个系列一共四部,写遍京城四少。现在正写着呢,估计快出来了吧。我是不敢看了,剩下那三个就算不死,我估计也跟美人无缘了,我受不了这刺激。番外里佳期倒是结婚了,可纪念她爸是谁现在还是个悬念。如果想被虐的话,就去看匪大的文章吧,只有少数是团圆结局的,而且还是短篇。我不禁要说,匪大,你是真正的后妈!!!!!
现在要拍成电视剧了,这个男女主真是不敢恭维,我想心目中那个经典的形象啊...
12. 牛肉面+阳春面=? stein写的
名字想半天没想出来...还去百度来着
搞笑文,毒舌女,把男主那叫气到一个程度,笑死我了
13.温暖的弦 作者:安宁
最近很火的文,又是拉锯恋爱,分分合合的,话说最近很流行?
不过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太多勾心斗角
14.风起青萍
高干文
作者忘了,两人离婚又复婚的,中间有点悬疑案件,不错
15.原来你还在这里 BY辛夷坞
经典高干文,最近刚看
16.大约是爱,作者忘记了,是学校图书馆借的
高干子弟和女大学生,男的原本很喜欢玩,遇到女主后就收心了
我就喜欢看这类,哈哈哈
补充一些寒假刚看的
17.人生若只初相见 BY梅子黄时雨
一把桃木梳 BY虫鸣
2本都是女主是男主的情妇,都不错
个人比较偏爱第一本,女主对男主的爱有些后知后觉,但整个过程很温馨
第二本女主之所以成为情妇的过程有些虐,我感觉有些慢热,至少后文挺不错
18.你是我学生又怎样 BY田反
这是师生恋,但又无关乎师生恋,人无论在哪个年龄哪种状态,都怀有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无关乎年龄,这只是个值得你微笑的故事。
故事没有太大的第3者波折.他们面队的是自己的心意,年龄的距离,他们学会的是怎么去爱.
19.我靠!被潜了!BY 文艺地金刚芭比
此文记录了一个小白猥亵女被某腹黑上司一步步鲸吞蚕食完全潜规则的血泪史,闻者伤心,听者落泪,步步惊心,字字泣血。
虽然名字是“潜规则”,但此“潜”非彼“潜”...单单是一篇爱情故事,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人觉得很有爱~喜欢腹黑男主+轻松小言一定不要错过此文
20.第三种爱情(完&番外) 作者:自由行走
他爱上了她,在她还不知道他是谁的时候。
他想给她一切,只是他需要时间。
她也一样,她甚至无法抵抗他的清澈的眼神。
不该开始的,往往都会开始,一旦开始了,就只能在甜蜜与伤痛中沉沦。
他说:不要想将来,将来让我来想。
她说:我不要将来,我只要现在。
真的能做到吗?
看着这本书
偶会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本书叫第三种爱情,什么又是第三种爱情呢
他们相爱吗,可是为什么又是那样的结局呢,此文较为虐心,但也很值得一看
21.落落·清欢 作者:南东北西
……你说你爱我到老,到现在我还忘不掉……
……什么天荒地老,不到最后不会知道……
彼时,形容乔落,大抵是这些词汇——骄傲,漂亮,神气,聪慧,幸运,一帆风顺,趾高气扬,落落大方。
如今,她混迹在人群中,面目模糊。
这本书是看到网上很多人的推荐去看的
言情小说看多了 于是就会发现好看的越来越少了 经典的也都看完了
不过这本还不错的
落落这个女主人公 感觉她一直很纠结
HAPPY ENDING
22.当糟糠遇到黑社会
最近刚看的,书本很有质感
“黑社会就不买房了吗?”
灰常逗乐...
女主小白之后变的小强悍
少言男主被丈母娘B得变话痨
所有的人物设定都灰常有趣、有爱
以下的篇目也受广大同志的青睐,俺也都看过,很不错的
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最后希望大家喜欢,鞠躬
23.香寒 作者:匪我思存
看完以后又半天没缓过劲来。。。女友说看完躺床上郁闷得直哼哼。。。
好书啊。。。 可是为毛那么虐啊
《谁是谁的灰姑娘》作者:阿某
《半是蜜糖半是伤》作者:棋子和松子
《荛六其人1》(完) 作者:喜了
《最佳辩手》作者:小楼
《佛跳墙》作者:念一
恩...我还是比较喜欢穿越...
看这里看这里 (*^__^*) ……
记于2010年6月末
最近一直在回顾以前的文,新文不断,可是总找不到感觉,像姐姐借了几本纸质书,太有feel了
推荐几本女主特有背景的书!!!
1.小米 作者:以墨
女王成长记,什么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看了此文就知道了
不过男主也太好运了,挺想虐他一下....
2.绯闻女王倾城记 作者:沈沧眉
在初恋男友眼里,她是个除了美貌一无是处的女人;在风流阔少眼里,她是个十足的拜金女;在豪门贵妇眼里,她是个不择手段、踩着水晶鞋跻身豪门的狐狸精。
故事里有王子,可王子变成了青蛙;有灰姑娘,可灰姑娘却是挑床的豌豆公主;有要拆散有情人的恶毒太后,可太后偏偏踢到了铁板。
挺肤浅的一本书,好在趣味相投,我喜欢看反派被呛声的感觉
3.《亭亭玉立逗骄阳》 作者:寒烈 【晋 江VIP完结;驻站作家榜文】
性格开朗,脾气火暴的美食节目外景主持人赵亭亭,遇见了躲在闹市觅轻闲的新贵富豪章朝阳,就如同一团炽热燃烧的天外来石,轰然一声落在了一潭清凉幽静的深水之中,非但没有将湖水沸腾烧干,反而被深水吞噬殆尽……
总之这是一根呛口小辣椒与腹黑老狐狸之间,攻与反攻,爱与被爱,调戏与被调戏,天雷与狗血齐飞,腹黑共猥琐一色,最终辣死人不偿命故事。
很喜欢女主的性格,爽朗不造作,阳光 。这篇文的女主并不是很女王
4.《试问深浅总是辛》作者:罪加罪(完结 推荐~)
爱有多深,狠有多深
我们拿着自己的痛苦去衡量对方的幸福
终究不明了爱恨的深浅
我总是容易忘记你也会脆弱
就如同你从不会知道我如此悲伤
这篇文有些像《何以》,只是女主的背景大了些罢了。写的很不错,过程有些纠结。文章是一篇现实一篇回忆穿插写的,很新颖。强推!
5. 《腹黑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转转
Princes.关:
“墨墨,什么是‘金桶玉米’”?
“就算世界都离我而去,我关米夏也不需要你的同情。”
“宁先生,人家还是处女呢!”
MR.宁
“虾米,虾米,叫声哥哥来听听!”
“米夏,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时,你也会不顾一切。你还会是我的小虾米,一直。”
“什么时候你成了我的软肋?”
女男主都是军区大院儿长大的,朋友、周围的人也都是军区....本文并没有太多描写女主的女王风。更多的是说男主女主青梅竹马
6. 《子非木鱼》 作者:琥珀时光
两人分手后多年,在一个城市不期而遇。
男:“你好吗?”
女:“好”
男:“他好吗?”
女:“好”
女的问,“你好吗?”
男的回答,“好”
女:“她好吗?”
男:“她刚才告诉我她很好”:
小小提醒:前几天作者新开的文,完结的路还是很远的!!!刚看了一点,所以现在不好说出自己的感受,等养肥了,看得我有所感了自会发发牢骚,哈哈~~~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就是套路和一般的都市文无异,曾经相爱的两人,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分开,后来相遇,两人彼此还是深爱着对方,于是又是一段重新拾起心中所爱的故事,挺吸引人的~~作者的文笔也不赖~~~
《湮灭》txt全集下载
湮灭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
湮灭
作者:愤怒的刺猬
无聊的话
更新时间2005-5-22 16:46:00 字数:266
由于有人跟我说此文前后风格极为不一致
我所以看了一下, 发现确实是这样。 前面几章是普通的故事, 跟所有网络小说一样, 后面就陷入了“意识流的泥沼”(某人的原话)。所以经过我考虑决定,准备过几天把前面几章也改成这样的味道。不晓得大家会不会很烦哪 。 呵呵
本文在天逸文学有驻站 ,天逸的朋友希望过去捧下场
另外天逸那边我不准备改成这样 ,就让它有两个版本吧
本人现在这段时间比较忙 ,只能勉强保证每三天更新一次的速度,到过了这段时间就会加快的。
大家要支持我啊 !谢了。
引子
更新时间2005-5-4 0:43:00 字数:2748
我想,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傍晚。
那是个夏天普通的傍晚。知了在树上不停的叫唤,我一身的汗,太阳把背影拖的好长。那是和平时一模一样的生活,依然是放学后不想回家,和朋友跑到河边去玩。河边总是有好多人在钓鱼,不过他们经常钓起一些破烂皮靴之类的,鱼倒是很少钓到。
这天也不例外,一个老伯钓起了一个竹篮子,我站在一旁偷偷的笑着。
“哎,你看,那是什么东西?好大……”站在身边的丁云指着天空,推了我一下。
我抬起头往他指的方向看去。
天空中翻滚着一团巨大的火一样的红云,是真的巨大,巨大得像要遮住整个天空。从那翻卷不息的云中,隐约好像看见里面是一个巨大的黑色飞碟形……